“娘,我饿。”
“好,娘带你去吃饭。”
崔招娣抱着三丫去厨房,正好韩春花跟宋翠宁把饭做好,她就帮忙摆好碗筷。
她假装关心宋翠宁的病情,又跟韩春花拉帮结派的搞好关心,表现的不要太明显。
原来,福丫几人一大早不在家里,是跟着一宁几人去学堂偷听先生讲课了。
最近他们在街上玩的时候就听到学堂咿咿呀呀传来教学的声音,所以几个人好奇,每天都会偷偷跑去偷听。
因为三丫在一次偷听的时候出声哭闹被先生抓住了,所以大家商量着就不带她去了。
这是几个孩子唯一一次鼓励三丫,让她觉得自己在家里十分的孤独,就只能缠着崔招娣了。
饭桌上,一宁几人讨论学堂的事情十分起劲,整个饭桌上的气氛都是几个孩子的天下,听他们说的那么激动,笑的那么开心,眼里满是憧憬跟向往。
赵恩知道几个还是喜欢那个地方的,之前还担心刚送他们去学堂不适应,但是现在看来,之前的担心都是他庸人自扰想多了。
“你们几个说什么呢?这饭都快吃完了,你们好像还是没说完一样。”
赵老太眯着眼睛,笑起来时眼角的皱纹格外的明显,古稀白发之人,心里还是好奇几个孩子的谈话。
“我们在说学堂上的事情。”
“是啊,先生讲的故事很好听。”
“在学堂他们都很听先生的话,我们也喜欢学堂。”
提起学堂,一宁几人就侃侃而谈,喋喋不休的说个没完没了,甚至激动的学着先生的样子,站起来给赵老太比划着。
“学堂?”
赵老太似乎没反应过来孩子们说的话,疑惑的皱着眉头,茫然的看向赵恩。
赵恩放下碗筷,跟赵平互相对峙一眼,他本来想阻止,但话到嘴边还是晚了一步。
只见赵恩咳嗽一声,深呼吸认真的看着赵老太。
“一宁两兄弟到了该去学堂的年纪了,之前我跟老二也商量了一下,爹跟我们都是斗大字不识一个的瞎子,就知道种地砍柴,想着他们大了总不能跟我们一样吧,多少认几个字以后也好有个出路。”
赵恩心里有些护照,焦躁的一直摩擦着手掌上的老茧,环视家里的人,又好像在担心什么事一样。
“这是好事啊,识字没什么不好。”
赵老太听完很是赞同的点点头,她也绝对家里的孩子是该有点出息,要不然总是种地砍柴,一辈子都没出息。
“既然是去学堂,我想让一宁跟二宁都去,想找娘商量一下,娘觉得怎么样?”
赵恩试探着赵老太的口风,毕竟出钱的事情,不是赵恩一个人就能做主的,当家人不点头,其他人也只是干着急。
“娘老了,儿孙的事情你们做爹娘的做决定就好了,至于学堂的钱就不用操心了,之前巡抚赔的那一百两够他们两个去学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