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撤退(2 / 2)

因为离开得急,也没弄什么送别晚宴。

为了表示他们的友好,西楚国将领还亲自将人送到城门口,目送着东煌国的军队离开。

察觉到将领的好心情,士兵忙上前拍马屁,“将军,东煌国的人一走,这要塞就全归咱们管了,真是恭喜将军贺喜将军,皇上一定会嘉奖您的。”

几天后,虞清清领兵来到要塞,知道要塞早就被西楚国和东煌国的人攻占,没有莽撞行事,而是命人攻城,了解一下他们的城墙布防,所以失败也在虞清清的意料之内。

眼看着天色不早,况且他们这次的攻城战,也不可能是一天就能成的。

虞清清找来西宁城的士兵,西宁城离要塞不远,最熟悉要塞周边环境的是他们。

“你们最熟悉要塞的周边环境,帮我找几个关键的地方,我们好安营扎寨。”

给了自己的要求和条件,他们就开始找起符合虞清清要求的地方。

有了熟悉这里的人,不一会儿就找到了好几处地方。

不少军官对于虞清清的做法很是不解,明明他们有这么多人,为什么不直接攻城,还要在外面安营扎寨,浪费粮草。

他们这么想无可厚非,只是观念和虞清清不同而已。

“我们暂时还不清楚他们派了多少人,贸然攻城,只会让我们的损失更大,况且北宁国的每一个士兵对我们来说都很重要,少了一个都是莫大的损失,这件事我自有决断,你们就别管了。”

还想要争辩什么,却被虞清清的一个眼神给吓住了。

知道自己这么说,还会有人不服,又道:“打一百场仗都胜利的人,算不上善战,你只能说他骁勇,真正善战的人不需要靠战争就能获得胜利,我这么说你们理解吗?”

在场的军官都是莽夫出身,识不了几个字,听她这么说也是半懂不懂的,愣愣的点了点头。

看他们这个样子,哪里像是听懂了,虞清清无奈扶额,都说到这份上了,再说下去也没什么意义,该懂的人自然会懂,摆摆手,让他们先下去。

东煌国走的时候带走了部分粮食,导致要塞的粮食短缺。

一个星期后,粮食短缺越来越严重,士兵怨声载道的。

没办法,只能求救于西楚国,让他们送些粮草过来,不然真的要出大事。

徐飞白收到了消息,与此同时还知道了东煌国撤退的事。

他们什么时候撤退不好,偏偏在攻破要塞的时候撤退,实在有些奇怪。

要塞作为北宁国重要的边境要地,他们都能放弃,这其中肯定有猫腻。

攥在手里的信,反复翻看了好几遍,细细思索着这其中的含义。

徐飞白觉得东煌国这是在防备他们,所以才会在这时候撤退。

要是他们为此,就放弃北宁国的要塞,实在是太可惜了,须得找大将军商量商量才行。

这么想的,他也是这么做,徐飞白找上了大将军魁寅。

“将军,我觉得我们要继续增兵增粮,将北宁国的要塞死死的掌握在他们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