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轻殇啜着酒,兀自笑了笑“只不过,红颜祸水啊。”
玲珑弹完曲便行礼告退,回到房中,也所幸九娘没有找她算账,大概是九娘没有知道。
夜深人静,玲珑又想起白天那个少年来,越想越脸红,结果一夜未眠。
次日晌午,玲珑找了个出去添胭脂水粉的借口便偷偷溜出去了。
结果走到大街上,看着人来人往的街道她又后悔了,人海茫茫又到哪里去找?
正当她踌躇不前之时,突然瞥见前方远远走着的一个人来,连忙擦了擦眼睛,那背影恰恰与昨天的少年重叠。
待她反应过来,那背影已走了许远。
玲珑一慌,急忙追上前,当追到一处梧桐树长的茂密的地方之时,大抵是迟了几步,少年的身影已不见了。
“哪里去了?”玲珑看了看四周,“怎么突然不见了?”
并没有看到少年的身影。
玲珑失望的摇摇头。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微风徐来,带着一丝轻柔与清凉悄悄传入玲珑耳中。
听着这声音竟与昨日的少年那般相似。
玲珑喜出望外。
玲珑随着声音来源踏上小道穿过梧桐林,越走近声音越清晰。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接着,是响亮稚嫩的孩童声。
那是一间环绕着梧桐树,遍地梧桐花的学堂,十几个穿着白衣校服的孩子端端正正的坐在其中,声音稚嫩却是给这片梧桐林添了几分生机。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一声清凉,恰如泉水淙淙。
微风轻轻吹过,一个白衣长袍少年站于其中,右手负背,左手执了一本书,薄薄的唇清晰的吐出一个个字来,声音温和淡然,极其好听。
玲珑目光便胶着在那长袍少年身上,再也移不开来。
少年低眉又似乎向孩子说了些什么,接着孩子都站了起来,恭恭敬敬的冲少年鞠了个躬便嬉笑着一哄而散。
玲珑从未见过这么欢快的一幕,忍不住看出了神,待她反应过来,一个白衣少年便直直的立于她眼前。
少年显得有些羞涩,低眉垂目,干干的笑了几声,“姑娘………怎么来了?”
“我……”被少年这般问,这倒是换了玲珑不好意思了“我叫玲珑,你还是叫我玲珑吧,不要姑娘姑娘的叫。”
少年呆立在地,马上反应过来,手拍了拍低下的脑袋,脸红着咳嗽两声,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你是教书先生么?”玲珑见少年不说话便先开口道“你叫什么名字?”
面对玲珑一连串的问题,少年明显愣了愣,全然没有方才教书育人那时候的淡然。
好半天,少年才缓缓开口道“在下墨青衫,如姑娘所见,是一名教书先生。”
“墨青衫?”玲珑惆然的轻轻重复这三字,微微蹙着秀丽的眉。
墨青衫一慌,难不成是她嫌他名字不好听么?
两人立于一棵梧桐树下,微风吹过,轻轻扬起梧桐花,在光怪陆离中,花瓣缓缓落下,玲珑白色的衣裙映着淡黄色的梧桐花分外好看。
万籁俱寂。
突然响起玲珑银铃般的笑声。
“咯咯,这名字,还真好听嘞!”
玲珑眉毛弯弯,唇瓣绽放着灿烂的花儿,墨青衫呆呆的看着那笑容,不知不觉中早已陷入。
“玲珑姑娘可是善于弹琴?”墨青衫问。
梧桐花落了一地,玲珑正蹲着拾落花,听到墨青衫的话便仰起头来,一张清秀脱俗的脸灵气动人。
“略知一二。”玲珑谦虚道。
墨青衫捎了捎头“不知玲珑姑娘明日可有空?”
玲珑立马跳了起来,拼命点头“有空啊!”
墨青衫措不及防被玲珑吓了一跳,身子往后退了退,觉得不妥,又往前移了一点,“那玲珑姑娘明日可否来学堂给在下学生授音律课?”
接着,墨青衫又道,“姑娘莫误会,实在是学堂的先生就在下一人,而在下对音律实在是一窍不通,琴棋书画固然不能缺了,望姑娘能应允。”
玲珑托着下巴想了想“可以啊!”
墨青衫大喜,冲玲珑抱拳行礼道“在下在此替学生向姑娘道谢了。”
玲珑嫣然一笑。
待到了第二日,玲珑抱着琴偷偷从云水阁中溜了出来。
一出来便看见一袭长袍干净利落的墨青衫捧了一本书立于云水阁前的一棵树下,他立于那里,仿佛一株莲花,纵是在这污垢的地方都纤尘不染。
墨青衫抬起头来,看见了玲珑,微微一笑,笑容温和,淡然如玉。
玲珑连忙跑过去,墨青衫笑着看了看她,接过琴,拉起玲珑便往学堂方向跑去。
在这日,墨青衫拉起她的手,然后远离了这片红尘。
至少,她是这般幻想的。
如果这是假象,那么她情愿一辈子不知道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