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通村的道路修好后,沈洛给蘑菇村派发了两辆三轮车。
原本坐马车需要两个时辰的路,现在他们骑着三轮车,半个时辰就到了。大大缩减了两地通讯的时间。
城外开发的小镇,也早已经竣工。沈洛提供住房,土地和工作,从周边郡县吸引来了大量的农民。很多都是拖家带口,举家搬迁到这里。
三千套房子,没用多久,就住满了人,没有空房子了。
沈洛让秦书给这些人颁发了新的身份,算做是庸城的百姓。
如今有了人,沈洛准备打造一座自给自足的超大型城市。
当然,路要一步一步的走,目前最重要的是,有足够的粮食,养活这近四万的人口。
仅靠亩产两百斤的小麦是完全不可能的,她需要大力发展土豆和玉米的种植。
人口多了,能源的消耗也就多了。速生型经济林木,例如竹子之类,也是必须多种的。
摒弃了原有的闲散型农业,沈洛采用农场化,集体管理。
每天耕种的时间都有严格的规定,那些想要住在小镇的人,都必须服从管理,否则就得滚蛋。被赐予的身份,也会随之收回。
任何事情,只要集中力量去做,效果肯定是会更好的。
在很短的时间内,农场的基础设施就已经建设完毕,包括集体灌溉的沟渠,化粪池,以及打谷场。
农民也不再是农民,而是农场的工人。农场的收成与他们的工钱无关,但奖金跟收成直接挂钩。
种不好地,只能拿到基本的工资,种得太差,还会被赶出去。这就是末位淘汰制。
严格而明确的管理实施后,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其他地方经常出现的抢水,抢地的纠纷,在沈洛的农场是不可能出现的。
整个农场小镇,人和人之间,没有太多的利益冲突,自然邻里和睦。
大家都过得差不多,贫富差距不大,治安上也会相对好很多。
虽然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很辛苦,但每一个搬到这里来的家庭,都不想再回去了。
因为,有活儿干,还能拿到报酬,对于种一年地,七到八成得交租的农民来说,这里简直就是天堂。
他们可以住宽敞明亮的房子,不怕风吹雨淋。他们可以不怕天灾人祸,万一没有收成,不会欠地主的租子,卖儿卖女的偿还。
最重要的是,他们在地主面前,可以站着说话。尊严,为了生存,可以没有。一旦拥有了,才知道什么才是人该过的日子!
能做人,谁还愿意回去当狗呢?
庸洲,一城八县,沈洛的势力在慢慢渗透着,很快就会在大夏国,形成一道不一样的风景。
……
“叫他们悠着点玩,那老头年纪大了,玩出点儿好歹,脑袋都别要了!”
沈洛瞪了柳俊颜一眼,第一次冲他发了脾气。一下没注意,几个男侍竟然带着皇帝,在温泉里玩起了躲猫猫。
差点没把老皇帝玩死在水里,真是一个个嫌命长了!
“东家,大厅有位胡公子求见!”
胡公子?沈洛摆了摆手,放柳俊颜离开。
庸城姓胡的少,突然找上门的,不会是之前挨了打的王掌柜,把自家主子摇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