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外面的那些百姓可都是说着右相府上的人杀人灭口之类的话呢?
方正想了想,不管他的事情。
他只需要将案子好好的记录好就行了。
不论是什么时候,大理寺都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份,别的不该问的不该管的,最好是知道的越少越好,知道得越少,就越是安全。
这样想着,掐掐手指:“好像是快到醉玉成亲的时候了。”
“这个时候成亲,会不会实在是太仓促了一些。”而且现在这么乱,会让人盯上的。
尤其是那侍郎家的人都是极度复杂,看样子正房是偏向渊王府的,小妾又是偏向右相,偏偏那小妾的儿子还死了,死在渊王府的手上。
这就很难办了。
方正正想着,有些出神。
唐国公竟然就来了,先是拱手,随后很快就是蹙眉。
“方大人,这是哪里来的尸体?”
“无妨,刚巧破了一个案子,唐国公所为何事啊?”肯定是醉玉的事情。
“大人也是知道的,我那外孙同你家醉玉是情投意合,且两人已经是定亲,但是这婚期马上就来了,却是半点商量婚礼的意思都没有,我那外孙是实在是等不及,于是就特地让老夫来帮他说一说。”
“原来是这件事啊……”
“老夫倒是也知道,这现下的时刻是没法子办什么特别隆重的婚礼,只是年轻人情投意合的,老是拖着也不是一回事,老夫……老夫也不怕您笑话,也是因为老父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年纪大了,于是想着,看看能不能有生之年抱个重孙,您说多好不是?”
这样说完,方正的眼中露出些许沧桑。
当年唐国公可是和渊王爷差不多名声的,但是现在还是老了,甚至于愿意为了自己的外孙过来跟他一个大理寺寺卿这样说话,实在是难为了。
“国公说的哪里话,下官自然也是挂记女儿的婚事,顾虑想必国公也是知道的,所以国公爷……现在确实是不合适。”
右相和渊王府虎视眈眈的,随便出点什么事,就连死了一个百姓都是能够闹成这样,还能够有什么事做不出文章的。
这样想着,方正犹豫了。
“方大人大可不必担心那侍郎一家乱七八糟的,怕醉玉嫁过来会受委屈,原本老夫就没有看上过那侍郎一家人,若不是因为实在是疼女儿,想必现在已经是闹掰了。”
“所以醉玉嫁过来,不会是嫁进侍郎府。”
“难不成……”方正的眼睛都大了。
这算是怎么回事,难道说国公竟然,当真是这么舍得?
“方大人没有想错,老夫就是想让醉玉嫁进国公府的,至于国公府后续,也是会交给书恒,这孩子虽说是看上去不怎么着调,但是为人善良,品行端正,所以老夫也是愿意将这东西给他的,醉玉以后就是国公府的女主人,魏书恒愿意不纳妾,只为了让醉玉姑娘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