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百转千折(1 / 2)

绣春几多情 芳苓 1640 字 1个月前

此事一日不得解决,真是如鲠在喉。

看着石然坐在石凳上长吁短叹愁眉苦脸的,不用说,柳芙蓉已经知道弟弟动了心了。

“所以……你就是想让崔谦益坐牢,然后你强娶了那沈锦春?”

“姐姐,这如何不好,实在是一石二鸟之计。对姐夫而言,是铲除了王相身边的一个羽翼。对我来说,从此也不必担心了,锦春就是我的了。”

“呵呵……石然,你想的太简单了。”柳芙蓉径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姐姐,难道不行么?我知道姐夫素来和王相不和。这个当口,王相不在京城,正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柳芙蓉沉吟了一下,方告诉他:“还是等你姐夫回来再说吧。我感兴趣的,只是你口中说的那位锦春姑娘。有机会,我真要回渭城一趟,好生见见她。我倒要看看,她的眼光到底有多高,就连你也看不上。”

“好!姐姐何时回,只需写信给我!”

是夜,钱太师回府,见了柳石然,也就设宴招待。用完了饭,太师就叫石然去他的书房谈话。柳芙蓉不时进来续茶。

翌日。石然心满意足。钱太师听闻崔谦益强逼出人命一事,表示生气。恰好他一个门生是谦益的上司。钱太师当即书信一封,寄给他的门生,令他即刻将崔谦益押解进京,他要好生审问。

钱太师知道王相的实力。也知道崔谦益对他的重要性。但此时的确是一个机会,不用白不用。想来,崔谦益区区一个五品的州官,王相知道了固然愤懑的,但考虑大局,也不敢将自己怎样。说来,崔谦益就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可以牺牲的棋子。

钱太师就想看看王相气急败坏的样子。想他在别国把酒言欢,观舞听歌,而自己的爱徒却被押入大牢,受尽折磨,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赵太师就高兴。

果然,钱太师的门生得了信,连夜出发。钱太师又联系好了戍卫京城的李将军,请他派手下,即刻进入渭城,将谦益带走。彼时,崔谦益正在书房查阅卷宗,也没入睡。

听闻衙门外头有动静,谦益就叫伺墨去看看。待伺墨打开门,就见门外明晃晃的火把,将天空照得亮如白昼。外面有几十人马,看起来都是不速之客。

“崔谦益何在?崔谦益何在?”为首的人骑在马上,仰首挺胸,质问开门的伺墨。

伺墨大惊。这是出了何事?莫非……他不敢怠慢,一句话不说,撒开腿儿,就朝谦益的书房跑。他在前头跑,哪些人下了马,就在后头跟着。

伺墨吓得差点撒尿。上气不接下气地到了谦益的书房外,伺墨就哭丧着脸道:“大人,大人……出事儿了……”

谦益已经听出了动静。他将衣服穿好了,过来推门。

伺墨身后,站了拿着火把的好些人。不用说,这是来者不善……

“你就是崔谦益?”

“我就是。”崔谦益看着他们的打扮,很像京城里的锦衣卫。锦衣卫是皇家卫士,守护的也是皇宫,千里迢迢的,来渭城何事?

“来人,将他绑上马车,即刻带走!”为首带队的将手一呼,他身后过来十来个高大的汉子,就将谦益绑上了。这个当口,谦益态度一直冷静,没做丁点的反抗。

他审时度势,心里想起了锦春的提醒,柳石然和张慕古一直滞留京城,并未回渭城。恩师不在,钱太师在京城几乎是一手遮天。这个时候,他想反抗,几乎是徒劳的。倒是去了京城,等恩师回来,反而有机会脱身。

这该来的,总是要来。谦益不是不知自己和石然的过节。

“好,我随你们去。只是现在深夜,离开渭城,但从小路走,免得惊扰了百姓。”

“行!”

伺墨咧着嘴,听了大人的话,就忍不住哭。赵督头也来了。谦益请这些人等等,他有几句话要嘱咐他们。待说完了,谦益也就从容上了马。

“你们就站在那里,什么也不要动。这是上头的命令。崔大人需和我们这走一趟!”

赵督头和伺墨毫无办法。眼瞅着马车走了,火把也渐渐看不见了。伺墨这才一脚跌在地上,对着赵督头恨恨道:“我知道,这是柳石然诬告的大人。一定是他……一定是他……”

赵督头也恨恨道:“你等着,我去截大人!我本就是绿林出身的,大不了再做回老本行去!”赵督头说着,就要去牵马。

伺墨一把扯住了他。“冷静!大人让我们呆着,那我们都呆着!你要去截,更是害了大人!大人去了京城,想那柳石然马上就会回来!到时候,咱两个再去找他算账!”

但风声还是不胫而走。崔谦益昨儿个晚上被京城里派来的人带走了。据说是犯了事。渭城百姓感念崔谦益的恩德,听了无不失声痛哭,也都知道他是受了柳石然的诬陷。

因此,那些胆大的,经过柳府门口,就对那对石狮子仍东西甩石子儿。石然的家丁见了,哪里肯善罢甘休。在看他们看来,自家爷竟将州官大人都扳倒了,这在渭城自然就是当之无愧的老大!贱民不服,那就给他们好看!这谦益被押去了京城后,每日里都有人与石然的家丁干架!不为别的,只为替谦益打抱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