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不俗(1 / 1)

刺绣 尚启元 583 字 1个月前

宫本心田盯着沈雪馨,缓慢地起身,说:“咱们去绣房看看吧。”

沈雪馨早就意识到宫本心田的阴谋,但没想到宫本心田直接把东洋绣娘弄到了苏州。

宫本心田穿过一个小门,沈雪馨也有些谨慎,走步非常缓慢。这座院落非常的典雅,石雕、绿植、流水等,都显得闲适宜人。

而在院落不远处,远山惠美一人坐在亭子里,抽着烟,烟雾从口中吐出来,逐渐地消散。沈雪馨虽然看不惯,但也明白,能活成远山惠美的样子,也是让人很羡慕的。

远山惠美把烟掐灭,朝着宫本心田和沈雪馨走了过去,对沈雪馨说:“上次的大赛,还没分出胜负呢?”

沈雪馨一撇嘴,满不在乎的说:“胜负真的这么重要吗?”

宫本心田显然不愿意夹在两个女人之间,便说:“沈当家的是我请来教授绣娘苏州刺绣法的。”

沈雪馨不解的问:“宫本心田先生,你妻子的绣技可很强啊,应该用不到我吧。”

宫本心田解释道:“这叫强强联合。”说完,露出了一丝的阴笑。

远山惠美对沈雪馨说:“那跟我来绣房吧。”

沈雪馨跟着远山惠美到了绣房,墙上的一幅宋锦狠狠地吸引住了她的眼球。宋锦,为宋代发展起来的织锦,因主要产地在苏州,故谓“苏州宋锦”。苏州是我国著名的丝绸古城,为锦绣之乡、绫罗之地。苏州宋锦,色泽华丽,图案精致,质地坚柔,它与南京云锦、四川蜀锦一起,被誉为我国的三大名锦。明清以后织出的宋锦称为“仿古宋锦”或“宋式锦”,统称“宋锦”。

苏州宋锦的渊源可追溯至春秋时,地处江南的吴国贵族已经在生活中大量使用织锦。历经各时代的发展,织锦技艺在北宋时期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唐宋时,苏州成为国内丝绸生产中心。南宋时,苏州成立了作院,这时在苏州织锦中,出现了一种质地精美、技艺独特的新品种——苏州宋锦,除用于袍服衣着等服用外,还大量用于书画卷轴类技艺装裱之用,品种共有四十多种。特别是装裱书画的应用,使这些美丽华贵的织锦与书画珍品一起得以保存。所以后世谈到锦必称宋,宋锦由此得名,流传至今。

明清时期,苏州又有著名的苏州织造府,其宫廷织造和民间丝织产销两旺,素有“东北半城,万户机声”之称。宋锦织物使用范围扩大,特别是康熙、乾隆年间出现历史上的全盛时期。

远山惠美看着沈雪馨站在宋锦前,说:“喜欢这幅?”

沈雪馨说:“这是一幅宋锦,织工精细,艺术格调高雅,以变化几何形为骨架,内填自然花卉、吉祥如意纹等,配以和谐、对比的色彩,使之艳而不俗,古朴高雅。”

远山惠美听着沈雪馨解释宋锦,非常感兴趣,便说:“你继续说!”

沈雪馨说:“这幅是大锦,大锦是宋锦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质地厚重精致,花色层次丰富。其中的重锦则是最贵重的宋锦品种,特点是在纬线上大量使用捻金线或片金线,并采用多股丝线合股的长抛梭、短抛梭和局部特抛梭的织造工艺技术,图案更为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