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曲子(2 / 2)

刺绣 尚启元 1481 字 1个月前

沈雪馨不回声。

陶清珂又说:“要不,我带你去走走!”

沈雪馨两眼呆滞,看着行人。

翠妈从院子里拿了一件衣服,走了过来,给沈雪馨披上,又对陶清珂说:“陶少爷来玉春坊有事?”

陶清珂说:“没事,我就是来看看沈雪馨,但见她精神状态还是不行。”

翠妈说:“是啊!陶少爷有心了。”

陶清珂说:“咱们苏州城有个大夫,看病不错,就是街的西南角上,还有个江湖术士,也在西南角上,不妨都试一试。”

翠妈说:“不瞒你说,已经请过大夫了,大夫说没啥事,但江湖术士还没请过。”

陶清珂说:“要不试一试,说不定吓丢了魂呢!”

翠妈一听,就去请这位江湖术士,这位江湖术士捋着胡子,眯缝着眼,一听是玉春坊,就答应了上门看看沈雪馨。他知道开绣坊的有钱,又少不了赏钱。

江湖术士一到了玉春坊便问:“绣坊当家的呢?”

翠妈说:“我们是小本买卖,目前是我替这孩子当家,其实决定还是孩子拿。”

江湖术士显然有些失落。

翠妈问:“先生是刚来苏州城吧?”

江湖术士说:“我们这种人在江湖上漂习惯了。”说完这话的时候,又给翠妈讲了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老人老家叫十字河,当街原来有个旅店,是他们徐家本宗开的。曾经有一对夫妇带一个孩子来住宿。他们一住就不走了,住了一个多月。当时是夏天。有一天忽然下了暴雨,旅店内有个小粪坑,大概半尺深,被雨水下满了。

雨过天晴,那夫妇一不留意,孩子自己跑着玩,居然淹死在那个小坑里了。而且是脸朝下。如果脸朝上,就不会淹死。

这时,夫妇才说出实情。原来是一位算命先生算他们的孩子最近有水灾,他们就到处躲。到了我们十字河,发现这里地势很高,而且旅店在当街最高处,于是决心住在这里躲水灾。

没想到还是没有躲过去。

第二个故事:明武宗正德初年,安徽商人王善到四十岁还没有儿子。有个看相的人,看人的祸福非常准确。他一看见王善就忧愁地说:“你还没有儿子吧?”王善说:“是的。”

看相的人说:“你不但会没有儿子,而且到了十月,更有大灾难。”

王善对看相先生的话深信不疑,急忙到苏州去收取货款。

当时正值梅雨季节,河水猛涨,不能行船,只得暂时住在旅店内。到傍晚时,雨过天明,他到河边去散步,看见一个少妇投河自尽。他马上呼叫渔船,说:“谁能救起这个人,我出二十两银子。”船夫纷纷去救,终于把少妇救了起来。他便把二十两银子给了船夫。

王善问少妇为什么要寻短见,少妇回答说:“我丈夫外出做工,我在家中养了一头猪,准备用来偿还田租。昨天把猪卖了,不料收的钱全是假银子。既怕丈夫回来责骂我,再加上家中贫困,就不想活了,因此投河寻短见。”王善非常同情她,问那头猪值多少钱,给了她双倍的钱。

少妇回家时,在路上遇到丈夫,便哭着把这件事告诉了他,丈夫非常怀疑。晚上,夫妻俩一起到旅店去找王善,想问个究竟。到旅店时,王善已经熄灯睡觉了。丈夫叫妻子敲门。王善问是谁,少妇回答说:“我是今天投河的那个女人,特来致谢。”

王善厉声说:“你是个少妇,我是个孤身的外乡人,晚上怎么能随便见面呢?快快回去!如果一定要来,明天早晨与你丈夫一同来。”

丈夫的疑惑一下子便消除了,诚恳地说:“我们夫妇都在这里。”」善便披上衣服起来。当他刚刚走出房门时,只听房中“轰”地一声。他们惊慌地进去一看。原来店房的后墙因久雨而倒塌,床铺已被压得粉碎。如果他这时不起床,肯定要被压死。这对夫妻感叹不已,道谢后便离去了。

王善在回家的路上,又遇到那位看相先生。他一见到王善就惊奇地说:“你满脸阴德相,一定是做了有阴德的事情。不仅免除了灾难,而且将获得不可限量的福报。”

果不其然,王善后来一连生了十一个儿子,其中有两人登第。王善一直活到九十八岁才去世。

江湖术士说这两个故事,就是为了让翠妈先相信自己,然后才好进行下一步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