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花瓣(1 / 2)

刺绣 尚启元 1103 字 1个月前

苏州的街巷上有了些节日的气氛,糕点店大张旗鼓地卖着月饼,苏州吃的月饼以粉碎的青梅、果仁、玫瑰、芝麻等为馅,皮子又薄又酥,称为“苏式”,香甜可口,每只月饼的底部都垫有一张小方纸。

相传元末张士诚号召苏州百姓推翻元朝统治,利用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把写有“吃月饼,杀靼子”的小纸垫在月饼下,送到百姓手中。百姓早就不满元朝的统治,到了中秋之夜,果然群起造反。为纪念这次起义,垫纸成了苏式月饼沿袭的传统。

街巷里有花瓣凋落,弥漫着花香。翠妈买了一盒月饼,对沈雪馨说:“咱们也好好过个中秋节。”

沈雪馨提着这盒子月饼,又蹦又跳,非常开心。

在苏州,家家都要在庭院里,放上个小桌,摆上香炉,供奉月饼、各式水果及苏州特产的水红菱、石榴、白果等,一家老小侍立桌旁。等月亮升上半空时,点燃香烛,妇女先拜,孩子再拜。拜完,在月光下焚烧月光纸,纸上画有月宫的情景,如传说中的桂花树、玉兔等。

苏州人称为斗香,它的底部用纸扎成月宫状,有的还粘有剪纸图案,非常精致,再扎入绑扎成下粗上细宝塔状的线香,待斗香将燃尽时,再将香斗焚于月下,据说能保佑一家团圆平安。在焚香完毕之后,一家人会围坐在一起,品尝新栗、银杏、红菱、雪藕之类的小食品。有时,主人也会邀请别家的客人,来自己家里做客,大家一起在明月之下,举杯共饮。

翠妈在院子里忙活着,她的心情非常好,有了些闲钱,心里也算是踏实了,她不得不承认,钱真是个好东西。

陈蹶子也进了耿牛的山寨,当然不是光明正大的进去的,而是被蒙着眼睛进去的,如果陈蹶子不是为了加入耿牛的队伍,他才不受这窝囊气呢。

虽是中秋节,但山寨也显得有些冷清,因为太多人喝了井里的水上吐下泻。

耿牛示意让人把蒙眼的补去掉,对陈蹶子说:“多有得罪。”

陈蹶子揉了揉眼睛,说:“这是什么待客之道?”

耿牛赶忙请陈蹶子进屋。

陈蹶子说:“请我上门看病的人家不计其数,看我就来到了你这里,这没想到,我是被押着进来的。”

耿牛赶紧给陈蹶子倒水,陈蹶子连杯子都没碰,说:“说说病情吧!”

地上和**都瘫坐着一些人。

耿牛说:“不满你说,我请了些大夫来瞧病,也不能说不管事。但美好几天,又接着上吐下泻。”

陈蹶子问:“你感觉如何?”

耿牛回道:“我没事啊!”

陈蹶子有些纳闷,这味药居然对耿牛没什么疗效,不过,这耿牛请的这些大夫,医术肯定是没问题,但只要喝水,就避免不了中计。陈蹶子找到了耿牛,也就没必要再继续往井里投药,而是换成了解药。

耿牛说:“大夫,看病吧!”

陈蹶子试了试几个伙计的脉搏,对耿牛说:“无大碍,我开个方子,去抓药,服用三天,就康复了。”

耿牛问:“这么神?”

陈蹶子反问:“若不相信,可另请高明。”说完,准备转身就走。

耿牛把陈蹶子留住,说:“我猎了点野味,留下来一起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