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姐回道:“他不在鞋厂,我来陪你逛逛就行。”
翠妈说:“真没想到一个鞋厂,居然这么热闹。”
赵姐笑着说:“现在老百姓对鞋可是非常重视。”
翠妈拿起一双虎头鞋,问:“这是赵姐绣的?”
赵姐笑着说:“让你们见笑了。”
沈雪馨也把虎头鞋拿了过去,虎头鞋就是民间手工艺制作的童鞋,因鞋头呈虎头模样,故称虎头鞋。老虎历来在我国民间被视作一种吉祥物,因此人们以虎头鞋来驱邪,保护孩子无病无灾,健康成长。虎头鞋做工复杂,仅虎头上就需用刺绣、拨花、打籽等多种针法。鞋面的颜色以红、黄为主,虎嘴、眉毛、鼻、眼等处常采用粗线条勾勒,夸张地表现虎的威猛。
沈雪馨说:“在我小的时候,我娘也给我做过一双虎头鞋。”
赵姐纳闷道:“对了,这孩子到底和你是什么关系,也没听你说过。”
翠妈心慌道:“馨儿就是我的亲闺女。”
赵姐看出翠妈有难隐之言,便说:“我和弟弟商量了一下,让馨儿绣鞋垫,你们家离鞋厂也有点远,到时候,专门派伙计去取货。”
翠妈惊讶道:“鞋垫?”
赵姐拿了一个鞋垫的样品递给沈雪馨和翠妈。在我国传统婚俗之中,鞋子是一种吉祥物,这是由于谢谢的成双成对和“鞋”和“偕”的同音而产生的一种象征民俗。而鞋垫就是在鞋子的基础上的衍生物。在一开始,鞋垫只是古代的勤劳且富有智慧的劳动妇女设计出来保护鞋子的,后来,经过长时间的衍变,有些鞋垫是作为婚礼赠品存在的,有些鞋垫是作为姑娘出嫁必备的,还有些鞋垫则是赠送他人祝贺新婚幸福的。
赵姐说:“你们住在城外,饭前饭后,没事就绣一绣,钱不会少的。”
在乡下,绣娘们经常在村头上、树底下、街道旁、商店里,三个五个,一簇簇、一团团,花枝招展的,有垂髫少女,有二八佳人,有丰润少妇,乡里的清纯如出水芙蓉,城镇的新潮如芍药带雨,坐在一起穿针引线,那动作,那神情,似柳摆春风,十分雅致……或农闲时节,或工作之余,总要纳上几针。在农村中,一位心灵手巧的姑娘是众人爱慕的对象,而绣花鞋垫,也被姑娘作为一种能使对方心领神会的信物而生命长驻。
绣娘们娴雅文静、专心勤劳、贤惠善良,手艺精湛,能用五颜六色的丝线,在鞋垫上绣出荷花、鸳鸯、竹子、石榴、蝴蝶以及山石等象形表意的图案,做工考究,寓意深厚,饱含着女性情感,从中可以体味到一股浓烈而又婉约的我国民间风情。绣花鞋垫被赋予了一切深刻的内涵,姑娘对情人、妻子对丈夫、母亲对儿女们的爱,通过精心绣制的鞋垫给予直截了当的表白。千针万线纳出的鞋垫,带着她们的祈愿和情思,将一腔热情和祝福移于亲人脚下,让他们平安、稳健、走过悠悠岁月。
鞋垫还是男女用来表达爱情的信物,男方相亲,如果女方送给他一双鞋垫,表明女方答应这门亲事。女孩出嫁,自己必先带几双鞋垫作为嫁妆,一则证明自己心灵手巧,朴实能干;二则,鞋垫能给自己和丈夫带来好运,无论丈夫走到哪里,都有一种温暖的家的感觉。
鞋垫图案款式花色繁多,有花草虫鱼、自然山水,有龙凤呈祥、鲤鱼跳龙门,还有绣字,如“四季平安”、“恭喜发财”,有象征浓情爱意的“鱼戏莲”、“蝶恋花”,寓意富贵的“牡丹凤凰”和具有特殊寄予的“猴子吃梨”等等。
自古以来,农村劳动妇女,在辛勤劳作之余,在夜晚昏暗的灯光下,不辞辛苦,不怕烦琐,不惜千针万线,为自己的亲人纳制绣花鞋垫,她们凭着灵巧的双手,凭着原始的想象力,把对亲人的爱,用千针万线表现出来,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纳制到绣花鞋垫上。
翠妈说:“让馨儿先试试吧!”
赵姐笑道:“你们办事,我放心,一会儿我让伙计送你们回去,车上也装好鞋垫。”
翠妈问:“你能做得了你弟弟的主吗?”
赵姐解释道:“是他让我找你的,不用担心。虽然我不愿意管鞋厂的事情,但我的话还是有分量的。”
翠妈看了看沈雪馨,沈雪馨的脸上反而有些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