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暗斗(2 / 2)

刺绣 尚启元 1118 字 1个月前

陈兰芳说:“收下吧!但这批衣服要的也比较急。”

何穗说:“急不要紧,绣坊里本来就没什么生意,就先完成这批订单吧。”

陈兰芳赶紧说:“那我就不多留了,我得回去了,还有演出。”

何穗对沈灵慧说:“你去送送!”

陈兰芳带来的这批货,对玉春坊来说,就仿佛雪中送炭,给快要熄灭的火焰,加了一点柴火,接下来的日子,玉春坊进入了忙碌的工作之中。

沈灵慧也加入了队伍,一针一线加紧着绣图。整日唉声叹气的张大爷看到这番景象,紧皱的眉头也算是舒展开来了。

何穗提着一个篮子到了沈灵慧的跟前说:“慧儿,你先别绣了,把这篮子东西给陈兰芳送过去,这次咱们幸亏人家,不能没有一点心意。”

沈灵慧站起来,接过篮子说:“那我先去戏班。”

戏园子里,人们在聚精会神地听评弹,当然,听过京戏的沈灵慧这个时候觉得弹屏要安静了许多。她坐在台下,目光注视着陈兰芳,听着她一字一词地唱着曲儿。

沈灵慧总感觉这评弹非常的神奇,人们唱着的民歌,还能唱出故事。

不过,这评弹与乾隆还有一段渊源,相传当年,乾隆下江南的时候,曾路过一个茶楼。门口的店小二为了招揽生意,拉住了一身便装的皇帝,把评弹一顿夸。乾隆进去听了之后,被表演深深吸引住,回到行宫便派人请来了这位演员。而这个演员,就是评弹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王周士。

王周士此人非常有气节,到了皇帝面前不卑不亢,以说小书需要弹三弦为由,让皇帝给他赐座。王周士说书噱头放得很巧,讲到兴奋点的时候,便会卖关子,高呼一声“且听下回分解”,吊足了皇帝的胃口。为了听完整回书目,皇帝便要求王周士跟自己回宫,在御前弹唱。由于书艺精湛,离宫时,王周士被赐黄金千两、七品冠带。

有了御前说书的经历,又得了皇帝的赏赐,王周士的社会地位一下子提高了。在此之前,评弹艺人由于地位低下,说书时,若有身份高的人进出书场,艺人必须暂停演出,起身拱手迎送。自王周士起,书台正上方便有了“恕不迎送”四个大字,艺人演出时不管进出书场的人身份有多高贵,都不用起身迎送了。

陈兰芳在舞台上演唱的正是《白蛇传之赏中秋》。歌词道:“七里山塘景物新,秋高气爽净无尘。今日里是新逢佳节同游赏,半日偷闲酒一樽……”

沈灵慧真的感觉到听评弹其实很随意,吃吃点心喝喝茶,磕磕瓜子聊聊天,听听儿女情长兄弟情深,唠唠家国大事峥嵘岁月。

陈兰芳一曲作罢,走到沈灵慧身边问:“你怎么有闲心来了?不赶紧去刺绣!”

沈灵慧说:“这不,你成了玉春坊当家的眼前红人吗?让我把这篮子东西给你捎过来,看你在台上唱曲儿,就没打扰你。”

陈兰芳接过篮子,顺手掀开布,是一件件锦罗绸缎,上面的绣图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沈灵慧看着东西发呆,说:“当家的也太大方了。”

陈兰芳疑问:“你不知道篮子的东西?”

沈灵慧回道:“我提了一路子,也没掀开。”说完这话的时候,沈灵慧的眼睛一直没离开过那一匹匹锦罗绸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