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灵慧经过一番尝试,最终还是选取了自己所画的兰花图,她考虑到这幅图画,不但构图简单,而且比较容易上手。
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兰花视为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渝的象征。兰花有一种让人沉醉的清香,那朵朵盛开的花姿,有的简约,有的张扬,有的玲珑洁雅,巧笑嫣然灿烂着生命的美丽。它也被喻为花中君子。在古代文人中常把诗文之美喻为“兰章”,把友谊之真喻为“兰交”,把良友喻为“兰客”。
历代文人墨客吟咏赞美兰花的比比皆是,不仅指兰优雅形态更在于它清幽芬芳。兰花外形简洁素雅、叶形细长柔软,花姿优美、素淡幽香,具有“色清、气清、神清、韵清”气质,又曰君子兰,说明兰花是与君子是接近的,文人偏爱种兰、赏兰、咏兰、画兰、写兰,有着挥之不去的兰花情节。
沈灵慧在多次尝试下,已经通晓蚕丝可以在宣纸上刺绣,但力度和速度是影响一幅画成败的因素,很多次,都是因为力度和速度掌握不好,不是导致宣纸破裂就是图像变形,宣纸不同于丝绸,一旦出现问题,是很难更改的,只能重新来换纸作图,上线。
经过四个日夜,沈灵慧终于刺完了一副兰花绣图,完成后,让玉春坊当家的何穗非常担心,因为这么一副普普通通的兰花图,怎么与其它绣坊高大上档次的绣图相竞争呢?
凤娘看出了何穗的心思,劝道:“事已至此,我们就听天命吧。”
何穗有点不情愿道:“当初,我真的不该答应你。”
凤娘没有回话,她的心理也犯嘀咕,这幅绣图非常美观清秀,但是有点过于普通。
但玉春坊迫于无奈,还是送去了装裱。沈灵慧很想去解释宣纸刺绣和丝织物刺绣的区别,但整个绣坊处在低气压中,也就没有必要继续解释了,还容易适得其反。于是,她去找了吴昌硕先生。
吴昌硕一听沈灵慧完成了刺绣,一开始非常震惊,他完全没想到宣纸可以刺绣,他很想目睹一下绣品。
沈灵慧情绪低沉道:“吴先生,你还是别看了,整个绣坊都不看好这幅绣品。”
吴昌硕笑了笑说:“他们不看好,不能说明绣品不好。”
沈灵慧说:“话虽这么说,我也不很满意。”
吴昌硕劝慰道:“我没有看到绣品,先不做任何评价,就说一点,整个苏州城能在粗布、绸缎、麻布上刺绣的绣娘不计其数,但能在宣纸上刺绣的屈指可数,更何况敢拿着在宣纸上刺绣的绣娘,估计除了你,没有人了。”
沈灵慧叹了口气:“我这下可要遭殃了。”沈灵慧见完吴昌硕后,回到绣坊,何穗就没有正眼瞧过她。
她坐立不安,就跑去问凤娘:“我是不是在绣坊待不长了?”
凤娘在屋里熬着粥,笑着说:“你对自己都没有信心?”
沈灵慧摇了摇头。
凤娘让沈灵慧坐下,她也坐在沈灵慧的身边说:“你这段时间的付出,我们都看在眼里,先不说别的,就冲你这股子干劲,就已经够了,你这段时间的收获,是在绣坊里学不到的。再说了,苏州城那么多绣坊,只选一个绣娘,哪有那么容易。你也别想多了,当家的,也并没有对你抱很大希望,只是她觉得不能拿一件不起眼的绣品出去。”
沈灵慧从风娘的话中,也听出了对绣品的不认可,便说:“我估计要被当家的赶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