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流年(2 / 2)

刺绣 尚启元 1436 字 1个月前

陶喜田一脸不解地看着陶清珂,问:“咱们家啥没有啊,你要这破玩意?让你爹丢这份人。”

陶清珂笑着说:“爹,你看这绣图。”

陶喜田打眼一瞧,有些惊讶,心里嘀咕着:“居然还有这么技艺高超的绣工?”他心里不由地一惊,仿佛看到了当年沈灵慧的技艺,又不由自住的说了一句:“鬼啊!”

陶清珂莫名其妙地看着父亲,问:“啥鬼啊!”

陶喜田没有回话,转身一声不吭地走着。他以为这几年的打拼,已经在苏州城打下了一片名声,没想到居然还有人没把他的秋彩坊放在眼里的人。而且有如此高超绣技的人隐藏在何处,他的心里直打鼓,也觉得该走出锦织街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了。

张庆也在绣坊里走来走去,盯着每一个绣娘手上的活,他手里盘着两个文玩核桃,琢磨着绣娘大赛到底是派谁去参加呢?想来想去,导致了彻夜未眠。

翠妈也拿着沈雪馨绣制的绣品瞅了又瞅,她心里明白,凭借沈雪馨的技艺,完全可以再绣娘大赛上试一试,可她又想,就算是沈雪馨夺魁又能怎么样呢?沈灵慧也是拿了绣娘的桂冠,结果就被人盯上了,把命也搭上了。翠妈放下手中的绣品,站在窗台前,徘徊不定,拿不住主意,看着天上的月亮,发着呆。

刘金明看到翠妈心事重重的样子,走向前去,把翠妈叫到了院子里,问:“家里遇到什么事情了?”

翠妈回:“没有,只是馨儿这孩子命太苦了,有时候想想吧,穷不要紧,但这么遭罪真让人受不了。”

刘金明舒了口气:“我倒是觉得这孩子挺有福气的,能遇到沈掌柜和你这样的好人。”

翠妈冲着刘金明一笑,沉默了一阵说:“到了开秋,就要举办绣娘大赛了,你说我让不让馨儿参加?”

刘金明在屋里走了一圈又一圈,急的翠妈直接把他按坐在凳子上,不耐烦道:“你倒是说话啊!”

这一声打破了宁静的气氛,刘金明点乐烟锅,吸了几口说:“我觉得还是不参加了吧,参加了也不一定能当上绣娘,就算当上了绣娘,咱们这样的家,也招架不住那些争端。”

翠妈叹了一口气说:“可惜了一身的好绣艺。”

刘金明笑着说:“只要有本事就能吃饱饭,不会可惜的,我打渔也攒了点钱,到时候,给你们娘俩开家小绣坊。”

翠妈暗笑:“这辈子就掉在绣坊坑里了。”

刘金明反问:“你难道还要去讨一些衣物,给人家缝缝补补?”

翠妈琢磨了一会儿说:“要不咱把这些钱先让子良和馨儿进学堂吧,周围有几家都把孩子送进学堂了,馨儿都十二岁了,也不能老在家待着。”

刘金明点了点头说:“这事,我看成。我明天给学堂的老陈送几条鱼。”

翠妈嘱咐道:“别一口一个老陈,得叫人家先生。”

刘金明吸了口烟说:“读了几年书,认识了几个字,就成了先生。”

翠妈从刘金明的口中,听出了对老陈的不满,毕竟两人是从小一起光腚长大的,老陈跟着村里的一位识字的老人,读了《三字经》《百家姓》,就出去混了几年,至于混成了什么样子,没有人知道。

当村里的人再次见到他的时候,他身着一身西服,戴着一副墨镜,脚穿这一双蹭亮的皮鞋,提着一个棕色的公文包。让人感觉,他是从西方国家回来的,只有刘金明一眼道破了这个假象,因为在老陈回乡一个月之前,他在打渔的时候,亲眼目睹了老陈被一群人拳打脚踢,跪地求饶的场景。没做什么坏事,能被人追着打?这里面肯定有故事。可让他万万没想到一个月后,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位衣锦还乡的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