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千年古城,秋雨霏霏。
锦织街,一如既往的古朴宁静。青石铺就的长巷,飘散着古城淡淡烟火,玉春坊就坐落在街道上,这是一座古朴典雅的绣坊,带着温厚的江南底蕴。绣坊梁间燕子筑的巢还在,木桌上老式花瓶已落满尘埃。内厅悬挂着“天下第一绣坊”的牌匾格外的引入注目,这是当年慈禧太后寿宴,玉春坊的绣品被朝廷选中,深得慈禧太后喜爱,特赐了这块牌匾。这也让玉春坊的绣品家喻户晓,更让貌美如花的绣娘沈灵慧成为了苏杭刺绣界一带最有代表性的一根针,尤其她那纤细柔美的身材更显江南女子的婉约。
街前有一条小运河,让这个烟雨小巷恍如梦境,沈灵慧的养女沈雪馨经常跑到运河边游玩。沈雪馨这个秀丽玲珑的小女孩身世如何,无人可知。只是突然有一天,出现在了玉春坊的门前,从此以后,她就成了这个绣坊的最小的绣娘。
翠妈见到河边的沈雪馨,撑着一把油纸伞,蹲在河边。翠妈赶紧跑向前去:“馨儿,赶紧回去,让你娘看到你在河边,又得说你了。”
沈雪馨机灵地傻笑,乖乖地跟着翠妈回屋。绣坊里的绣娘,大概由十二、三岁到十八、九岁的年纪,时而说说笑笑,时而穿针拨线,给绣坊增添了一丝美感。
沈灵慧身穿一身艳丽的长袍,怀抱琵琶,轻挥玉指,弦音骤起,一时间清澈明亮的曲子传至院内各个角落。
沈雪馨跟着翠妈到了她的身后,沈灵慧放下琵琶,抱起沈雪馨,和她一起拨动着琴弦。翠妈看到这一幕反而有些伤心,毕竟每天上门提亲的也不少,沈灵慧又长得如此的俊秀,为了沈雪馨拒绝了许多位富家公子。沈雪馨在沈灵慧的培养下,棋、诗、书、画、歌、舞、琴、箫、绣等,小小的年纪,无不工绝。
母女俩刚弹得兴起,忽然,一个女人走到了他们面前,一双金莲儿,纤纤盈握,乌油油的发髻,松松的挽着,身穿一件桃红的短褂子,宽大的袖子,镶着三寸宽绿缎子的滚边儿。这人叫陈兰芳,弹评戏曲演员,也是沈灵慧的好友。
“整天娘俩腻歪在一起,连绣坊都不顾及了?”
陈兰芳没有任何顾忌地坐在了沈灵慧的身边,脸色有些苍白,拿出了一根香烟,在石椅上轻磕了几下,点上火,猛吸了起来,嘴里吐出浓浓的雾气,沈灵慧看着她通红泛紫的嘴唇,让翠妈陪沈雪馨。
“兰芳,看起来气色不太好啊!”
“哪能好啊,整天活的不安稳,不是枪声就是炮声。”
“这倒是不怕,炮弹跑不到苏州城内,再说了,我这里除了那块匾,恐怕也没值钱的玩意儿。”
“你这个手艺可值钱啊!”
陈兰芳话音刚落,一个绣娘走到沈灵慧的跟前。
“沈掌柜,给戏班绣的二十件戏袍已经封针了。”
“走,去验验货。”沈灵慧看了一眼陈兰芳。
“验哪门子货,直接送去得了。”陈兰芳涅灭了烟头。
“那就派人送过去就行了。”沈灵慧吩咐完绣娘,又对陈兰芳说,“少抽点烟,别把嗓子毁了,你可是靠嗓子吃饭啊!”
沈灵慧话音刚落,五柳亭传来沈雪馨与翠妈打闹的嬉笑声。
陈兰芳盯着沈灵慧:“先别说我啦,你就为了这个小家伙,准备孤身终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