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远志不愧是老师,行动力也极强。
和村长打了招呼的第二天,邹远志的身影就出现在了丁兰的身边。
“丁兰同志,早上好啊!”
已经开始忙碌起来的工友见到了丁兰,抬手给丁兰打招呼道。
每天一次的巡查,丁兰从来没觉得如此煎熬过。
“你们好。”
丁兰举起手,回应了一下。
在丁兰的身边,还跟着一个邹远志。
“大家早上好啊!我是镇一中的英语老师,大家可以叫我小邹。”
邹远志完全没有作为知识分子的矜持娇纵,甚至还大大方方的和砂石厂里的这些工友打起招呼来。
见到邹远志,大家都有些生分,不过想到翠花婶子昨天回来时跟大家讲的话,工友们就都知道邹远志是个什么情况了。
“丁兰同志,你不是跟我说,这个机器一定要自己搞懂才行吗?你看这里,如果我往机器上添加这么一个装置,行不行?”
负责砂石厂机器维修的何正阳,手里捧着一本书,一脸认真的将自己改造好的机器位置指给丁兰看。
丁兰皱着眉走上前。
机器这方面的信息,丁兰只是知道可以从哪个方向去改进,但是要让她说具体怎么改,怎么调整精确度,她就不是很懂了。
“有没有实验过?实验数据怎么样?”
丁兰眯着眼,认真看了看运作的机器出砂石的情况,并与原本的机器砂石进行比对。
“数据倒是统计出来了。”何正阳抱着书,一脸为难的看着丁兰,“整体还是不错的,就是机器的稳定性还是差了点,还是有所不足。”
丁兰伸手抓了一把砂石,点了点头。
“这说明,我提供给你的研究方向是对的。”
因为村长的叮嘱,丁兰不能把邹远志怎么着,索性只能无视邹远志,期待邹远志能够知难而退。
“研究方向是对的,包括你让我去参考的机械书籍也没有问题,可是,这纯参考图纸还是不行啊!不能懂得其中的原理,就始终还是差点什么,最好还是得研究出原理来啊!”
何正阳有些无奈的翻开怀中的书本,摊开在丁兰的面前。
这本书都已经发黄卷边了,可见被翻阅的次数极多。
“这本书,国外早在一五年的时候,就已经出版了。如今到现在,国内都还没有译本,里面所涉及的知识点,只要被我掌握了,机器以后出什么问题,就再也不用韩先生特地跑到大城市去找人维修了!”
别看何正阳才二十多岁,却极其聪明好学,一看到这些机械类,就有种近乎天生的亲和力。
丁兰似乎抓到了关键点,知道何正阳为什么忽然找自己说起这些事情来了,急忙开口。
“这些事情以后再说了,你先自己琢磨一下,等晚些我再来找你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