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商阳手指在腿上轻扣了两下,“我赞同丁同志的建议,你们应该知道我图的不是眼前的利益,而是长远的发展。”
齐靖宇还是觉得这样做太冒险,“可是我们现在只有一个砂石厂,跨步到建筑业还缺很多东西呢。”
丁兰不以为然,“并不会呀,我们提供原材料,只需要在招聘一些建筑工人就行,在农村最不缺的就是会盖房子的人了。”
齐靖宇皱眉,“农村人自己盖的房子,怎么能和建筑队盖的相提并论?”
丁兰不满的看了他一眼,“齐知青,你这是在歧视老百姓吗?”
“我不是这个意思,主要是我担心即使我们自己成立了建筑队,也承接不到盖房的工作。”
齐靖宇急忙解道:“农村人盖自己的房子没那么多要求,在外面为别人盖房子就不同了。”
丁兰一脸认真的摇了摇头,“如果你这么想就错了。农村人大多质朴,在对待别人的事情上,往往比对自家更认真。”
韩商阳点点头,“这个我赞成,尤其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农村人送给别人的东西往往是家里最好的。”
“这也是我愿意到农村来投资的一个重要原因。”
齐靖宇沉默了一会儿,才说道:“我为我之前说过的话道歉,如果你真的能组建一支建筑队伍,自产自销也不是不可以。”
听到他这么说,丁兰笑着挑了挑眉,悄悄的松了一口气。
“组建装修队伍并不是难事,等到我们回到后溪村之后,可以和村长商量。”
三人达成一致意见后,韩商阳决定先休息一晚,养精蓄锐才能更高效的工作。
第二天,丁兰打听到县城孤儿院要翻修宿舍,因为给出的预算太低,一直没有建筑队愿意接。
“韩先生,那家孤儿院就在这附近,步行过去只需要十分钟左右。”
韩商阳立刻决定:“我们这就过去。”
希望之家是方塘县城一家由个人出资的孤儿院,院长姓方,今年六十岁,曾经是个远近闻名的裁缝。
有个儿子,二十年前失踪后,方院长就在老家办起了孤儿院,凭借着自己的能力收养了十多个孩子。
前段时间下大雨,孤儿院塌了半面墙,方院长这才想着重新翻新一下宿舍,让孩子们过一个暖和的冬天。
一路上,韩商阳听着丁兰的介绍,不得不感叹一句,“丁同志,你是怎么做到这么短的时间内查到这么多事的?”
丁兰轻轻的挑了挑眉,“这没什么的,我只不过是找了这附近的街坊邻居打听,大家在这里住的时间久了,谁家有个事,最清楚了。”
韩商阳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齐靖宇看着他们相谈甚欢的样子,心中有些淡淡的不舒服。
正当他想说些什么的时候,他们到了。
“这里就是幸福之家了,我去敲个门。”
丁兰走到生锈的铁门面前,轻轻的扣了扣门上的门环。
“谁啊?”
“您好,我们是后溪村建筑工队的,是你们这里想要翻新院墙吗?”
“是这是这,你们等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