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厨子好生为难,他道:“这个不能煮的又香又糯了。”
秦稼成道:“不可能,我夫人就吃过这个,说的又软又嫩,他不会骗我的。”
李厨子要解释,又不知道怎么解释,于是看向了宋有根。
宋有根跟着解释了一句,“将军,尊夫人那时来的时候我知道,正是玉米上浆的好时节,所以煮出来的玉米又甜又糯。而你手里的玉米已经成熟了,就不能煮着,又甜又糯。”
“成熟了。也没用锅煮啊,这是我们沿途买来的,根本就没煮过怎么能熟?”李青这个没见过庄稼东西的主,只知道这东西能喂马,还不知道这个东西的熟是怎么个熟。
禹帝一再收敛着他那杀人的目光,甚至不想承认这是自己带出来的人。
秦稼成就问李青:“你的剑术成熟不成熟?”
李青听他这么一问,才恍然大悟。一拍自己的后脑勺,顿时也红了脸。
禹帝陛下和大将军带来的人,哪一个又敢嘲笑?不过他们也明白,这就是上京城的人,根本就不懂庄家院里的事。这不话稍稍一提点就明白怎么回事儿?
宋有根招呼着三位贵客,来的正是悦来楼。此地的悦来楼正是陆川那个精灵鬼开的,他发现了此地村民富有,人人都有营生户户都有买卖,干脆他做那管饭的人还能挣一笔。
事实证明他的决策是英明的,这里是天天爆满。三层的楼如果不刻意留个包房,那都是没有位置的。
悦来楼留了最好的位置,这里靠着窗能进收青山村的美景,所以在这里吃饭也很雅然。
禹帝坐在这里,还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
不由得问宋有根,“这里有族学?”
宋有根,“陛下,咱们这不是族学。是青山五村的孩子必须接受教育,六岁起进入学院读书,成绩优异的再保送到县里,一步步从童声走到秀才。”
禹帝没想到,万万没想到。被朝堂上的诸臣看不起的泥腿子,竟然如此的不同。
“谁提出的孩子必须念书?”
宋有根没有回答呢,秦稼成说了,“是你们会长吧?”
宋有根点头,“对,是我们会长说的。她说不指望我们的孩子念书考中状元,最起码能做到读书开智。”
秦稼成对于这样的回答太满意,至少比好高骛远的说要考中状元好的多。
这是一种微妙的心理,结果不知那小女子是高瞻远瞩,还是真的淡泊名利。居然促成这么多的孩子读书,还能够读好书,这就是难能可贵了。
宋有根说完这些话,就发现场面一度沉默。他作为此地的地主,只有拿出此地才有的美味佳肴给眼前这位吃尽天下好物之人开胃,不错,大虾也不做红焖,合着满黄的大蟹子,虾耙子等等美食做清水煮,原汁原味的端上来,吃的那叫一个鲜。
最后还有东西没让他们失望,那便是他们期盼的软糯糯的玉米。
“话说不能做,怎么做出来了?”李青忍不住问道。
宋有根道:“这都是预留下来的。不去玉米的这层绿衣放在深窖里保存着,三个月内也不走浆。”
说着让人拿来玉米,和发黄的玉米一对比,几个人才明白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