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迟疑了一会,在安宁的示意下说着话也不耽误着写着字,实际上别想有的没的。
书生:“九月份是最后一批桃子。我家储存的也不多,但烂掉的特别多。”
安宁:“家家如此么,那实在是太可惜了?”
书生回转的心思是又叹了口气,眼里有着氤氲,奋笔疾书缓解了情绪才说,“嗯,九月仙桃扑鼻香,十月掩鼻离腐场;这就是我村的一个写照。百姓们是苦不堪言,桃花满树怕虫害,冰雨夹雹坐果少。其中的忧虑只待一眼望穿,就等着果实成熟,可最后眼睁睁看着水灵灵的桃子腐烂,可也别无他法。”
安宁听着这话忍无可忍:“鲜桃,够个头没有虫蛀,完全是好的。你村里有多少我要多少,就是价钱这给我重优一下,我给你包了。”
书生不可置信,“不是我一家,是全村么?东家,是全村么?”
安宁眨眨眼又尬笑了一下,“你们村能剩余多少?”
别自己说了大话,回头给你弄个上亿顿,还真是没法销售。
书生明白了,但东西有人要他就是激动啊,“东家你要多少我们有多少,如果要不了那么多,我们也能少扔一些。这价钱我去给东家谈,我爹在村里是个里长,早听他说四文钱就能售卖,东家看可行么?”
“你别激动,我也是向钱看的。”安宁要抓住这个时机,惠民利己的一桩好事。她又对比了现在外边桃子的价钱,这个价位现在可是行了,但是难保日后生意好了有人撬行。就说:“我做买卖是要签合同的,你这读书怕是也涉世不深,不如你做个线人我付你一定的好处,回头我找人去洽谈。”
这个事交给陆川再好不过,他们虽久久不见面,但每个月底二丫娘都会回来取料,有时顺带着还给陆川带去火锅料。他们两家现在做买卖属于孟不离焦,焦不离孟。毕竟一个开酒楼加火锅店一个开烧烤加熟食店,选好了一个合适的地方真的没有任何的冲突。且李山在这几年的锻炼当中,也算是百炼成钢了。
书生看得出来,安宁不是对价钱不满意,而是做生意有很多说法,他的确不通于此,便笑呵呵的道:“听东家的。”
说着还站起来,躬身到底,“子游带我村里的百姓,谢过东家。”
安宁连忙摆手:“你快起来,子游,游这名字好,一生清雅伶俐,名利双收。如果这生意成了,我给你包一个大红包。”
李甲深深的看了一眼安宁,说她经纶在腹,可她表现的并不这样。但说起某些事来往往能引经据典,思维比他们这些念书的都活跃,还真是让他看不懂。
李甲看不懂,略一思维就不去琢磨了,因为有东西咬上了他。
李甲啪的打死了胳膊上的一个蚊子,便应了安宁的一个大红包说法。他借机看向了两个人,是出于男女有别没给她们看胳膊上的红包,可意思已经明了了。
安宁哈哈一笑,“散钱,我的意思是散钱。”
子游一听又来感谢。
李甲也为他高兴,并提醒着:“此时就九月还有半个多月,你不要修书一封和你父亲提一下么?”
子游笑得合不拢嘴,“不用,回头东家派人了我再回去。”
这是说他家桃子烂在地都无人问津吗?
安宁看着实诚的人以实相代:“这么确定家里的东西没人要?不会让我白跑一趟。”
子游道:“确定,无比的确定。”
安宁:“那这事咱们就敲定了,事成固然好,不成也无妨。”
安宁只是要帮一下人,把百姓的东西物尽其用,烂到地里,暴天物,害虐蒸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