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你那是生鲜储存吧?”
书生有些不解的看李甲,明显对“生鲜”一词汇不太理解。
李甲现在也在抄书,一边挣钱一边学习相当于勤工俭学了。他对安宁时不时冒出的词语也不了解,于是四目盯一人,询问的意思很明显。
安宁:“啊,我这在乡下就爱吃个新鲜的东西。你像黄瓜你们爱炒了吃,但我喜欢吃生的。也就是没加工过的食品。”
李甲品味了一下她的话,“你说你没读过书,可你创造词汇的能力很强。”
安宁:可拉倒吧,货架上最普通平常的两个字,看了都懂。
可在这里,安宁就说,“生活中体验来的。”
她只能如此说。
“对了,你家的桃是不是这么大个?”安宁用笔在纸上画了一下,示意桃子的大小。
书生拿笔也跟着画了一下,比安宁画的略微小一些,“基本上都是这么大的。”
安宁:“不错啊,还是蛮大的桃子。就是你家里有多少棵桃树?一棵树能产多少桃子?”
书生看她如此感兴趣就放下了笔,“东家,如果你想我家的吃桃子,我现在回家就给你拿两筐来。”
安宁道:“你写你的。现在街市场就有卖桃子的,十五文钱一斤我还要你跑腿。我是听你说家乡的桃子烂在地里,觉得实在是可惜。暴殄天物了。”
安宁不自觉的又溜达出一句,就看俩书生明显都顿了笔。
没法啊,二十多年的书念在了意识里,随随便便就溜达出来了。
书生就笑了笑,“我家最好的桃子八文钱的一斤;桃树有百十棵左右,一棵壮年的桃树结桃子一百五十斤左右。”
“一万五千斤左右,那也不是很多呀!”安宁:“像外边这么挑挑也卖不动。”
书生点头:“这也卖不动。我父亲忍痛砍了不少,要不有更多的桃子烂地里。”
“可惜了,可惜了。”安宁连连惋惜,“你们村不会都如此吧。”
“也是桃子无用。”书生道:“我家里唯我念书,我父亲照顾不过来;别人家抱着桃子不卖年年有,倒也没像我父亲这么砍树。”
安宁明显的松了一口气,看的书生和李甲都笑了。
安宁拍拍自己的前胸,表示她真的吓到了,就是这个动作让人不敢去看,都低了头。
安宁不以为然的问:“不过桃子也不是无用,历史上就有两桃杀三士,只看怎么用。”
李甲和书生呆了,突然有种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感觉。
安宁:气氛被她搞死了。
忙道:“这最后一批桃子几月份下树?你们家能卖多少能储存多少还剩多少?”
多问些问题,就不纠结原有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