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丫娘此时出来借顾就是看看孩子。
安宁还在看着那些竹絮,问正在烧火的秦忠,“秦忠大哥,你做完这两天的笔上山看看新发的竹叶多不多?如果多的话靠一面采集一些。”
秦忠也没问她做什么,点头应下这事儿安宁就出去了。
看二丫娘正在费力的帮她弄园子里的土地,安宁就道:“婶子,这化了薄薄的一层土弄着都费劲,你要是不累咱俩上山看看牛羊去。”
二丫娘也是个闲不住的人,说着话两个人一起上了山。
二丫娘,“刚才在屋里的时候我没问,秦忠是秦相公的哥哥吗?”
安宁点头,秦玖跟她说,这人是他出了五福的哥哥,所以她一直喊着秦忠大哥。
二丫娘点头,“是一家人还能好点?就是这亲戚有些远着些。”
安宁没说啥,一路往上走已经看不到她曾经居住的那个竹草屋了。如今在湖边不远的地方又盖了好几间竹草屋,方便打上来的鱼就近处理。
而这里还有一帮女子在忙活着;安宁自从得了生蚝,就开始熬制蚝油。她炼制好这些东西让陆川卖给各个酒楼或小店,无形中增加了不少的进项。
另外还有一些收工晒网的人,摘着网上挂的螃蟹或者是虾。
这些东西走的比鱼丸要早,天还没亮的时候打捞上来,天刚刚亮就送到了市场卖一个新鲜货。
这些货,安宁要成本价就得了,所以这个活给了二丫的大伯哥和二伯哥;两个青年人还是能干,每天卖螃蟹和卖虾都是有很大的进项。
二丫娘看到这一幕想起个事,不情不愿的说,“丫那二伯哥和离的媳妇见李家现在好了,还闹着回来几趟;结果丫的婆婆不干,托人给她二伯哥赶快找人呢,就怕这个搅屎棍再回来。”
安宁不知可否,她怎么感觉二丫娘是在探她的口话,她有那么大的威严吗?显然不是。安宁就说,“婶子,别人家的事我不掺和。”
是不是的先表明了她的态度。
二丫娘,“是我不想掺合。这二丫的婆婆看中了翠花,我不得不说一下她这是什么眼光?这是前门拒狼,后门迎虎。”
安宁:“哎呀,婶子你说的好有道理。
安宁给她竖起一个大拇指,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的表示。别人的事真不去掺和。
二丫娘看她风轻云淡的,可是她们就风轻云淡不起来,稀里糊涂的说了这么一句话,“如今这个人能拎清点事儿了,可见遇事多了也学会成长了。”
安宁就笑,“婶子别勉强自己,是二丫婆婆找儿媳妇,到底不是咱们家;你夸人都夸的言不由衷了。”
二丫娘看安宁真是满眼的喜欢,掏心窝子的说了,“婶子是言不由衷,就二丫的那个脾气,如果让她和翠花做妯娌……”
二丫娘不说了,想是对自己的亲家挺失望的。
安宁道:“婶子,其实这个事我觉得你多虑,翠花不会改嫁。”
二丫娘不信,“实话说,丫的二伯哥不比赵抬石差的。况且赵抬石也不知死哪儿去了,翠花这年纪轻轻的就这么等着;我看她父兄都挺着急的,私底下托人给她找人。”
所以这是两家家长一拍即合。
安宁:“婶子你当知道,翠花当初防着那么多人看上赵抬石,又怎么会因为一件事就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