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那些没走的人(1 / 2)

商观致这人是军户出身,也称得上出这个小家族,自小父亲别下落不明,但他知道父亲是去干大事的。

商父潜伏在胡人中多年,父子两个的心都无比坚定,哪怕在他振臂一呼,将要坐拥天下时,也并未去骄奢霪逸,因为他始终不敢忘胡人还未退,国土还未全部收回,父亲还在胡人中。

他起义了,占领新城,扩大规模,占据了一州之地,在他的治理下,完全没有发生争权夺利。

那个地方被他经营的安宁祥和,男人能过上更好的日子,女子能放心出门。

他手底下的将领一个个都飘了,他们能治理好一个城的退胡人,他们就是天选之子,上苍派来解救苍生的。再加上金陵繁华,一个个的都要被迷花了眼睛,小桥流水人家,谁不想在这儿享受。

“将军,咱们进宫把司马皇帝杀了,然后拥护您登基为帝,再用火雷把胡人击退,兄弟们就算大功告成了!”

弟兄们都盼望着,仿佛看见了荣华富贵就在眼前。

商观致脚踏实地,稳的很,认定留在金陵不是好的结果,内外都是陷阱,极容易败,所以给他们分析:“金陵是世家的老巢,他们经营数百年,司马家在这儿都寸步难行,何况是你我这样的新人,一旦粮草不足,他们内外夹击,等到暴雨一停就是咱们的死期。”

曹君往桌上扔出一堆信件,都是世家试图联系外边胡人的截获信件。

这些世家不在意谁称王称帝,在意的是他们还能不能舒舒服服的过下去,董池鱼摆明的是要办世家,世家们自然心就向着外族了。

将领们都陷入沉思,不敢轻易再瞎出主意了。

最近世家们不反抗交粮交钱,还以为他们都安分了,哪曾想安分“这一趟出来追击胡人,打他们个措手不及,咱们打了胜仗,抢了粮草,接着就该撤了,返回新城,在进攻北翼,来个围魏救赵,让他们援军疲乏,再行战斗。”

众人纷纷佩服,决定听从将军的调遣,立即撤退。

商观致自问有当将军的才能,但总担心自己没有当皇帝的才能。

可故渊觉得,他比谁都能坐好那个位置。

所以在商观致和故渊商议,撤离前,要不要带走司马皇帝,还以他为帝,拥护正统。

故渊拒绝了,他决定不带司马子规走,无论他是死还是被胡人掳去,司马家的正统就算断了一半,商观致到时候称帝也算名正言顺。

胡人的大军压境,留下是非常危险的。故渊说过,他和司马子规是朋友,但具体是怎么样的朋友,旁人也不清楚,只能尊重他的决定。

军队在有条不紊的撤离,冒着大雨天行船。

司马柔在长满蘋草的水边乘坐八尺余长的轻舟追上来,船夫撑着低低的三扇篷,她仰望着大船上的故渊,雨水将她的妆容打湿,尽数冲刷,污腻了的流水中漂流着她用来化妆的脂粉,沾染得岸上的花朵都带了点腥。

她的发髻也凌乱了,狼狈地哀求着:“凤凰,你与陛下这么多年的情谊不是假的,他留在这会死,你把他带走吧。”

故渊居高临下地看着她:“子规不会跟我走的,是他不愿走,我和他会是朋友,是因为我们都不想活了,而他比我陷的更深。”

司马柔浑身的力量都被抽干了,眼看着船开走了,她被宫女搀扶着回到岸上,灵岩山前的采香径笔直如一支弓箭,凄冷秋风刺人眼睛,让她不禁闭上,清泪两行,耳边仿佛传来阵阵清脆的声响,不知是谁穿着木屐走在青石板路的余音,还是风吹秋叶发出飒飒的凄凉之声。

“柔儿,你这是什么样子,可不像一个公主。”司马子规站在她跟前。

她睁开眼睛,睫毛被打湿,眼泪顺着脸颊滑,“商观致走了,世家闹着要投降,城内在无人能和胡人相抗,他们有锦绣前程,陛下可怎么办呀?”

司马子规笑道:“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吃完这场席,就是冬天了,鲜花碎成冰刀,烈火烧成鲜血,客人们上吊的上吊,跳河的跳河,主人家怎么能迟迟不想落幕呢。”

司马柔依偎在他怀里,“我陪着陛下一起落幕。”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他把妹妹搀扶起来,兄妹二人慢慢地走着。

故渊可以毁了王家,摆脱姓氏。司马子规一日不死,就永远是皇帝。

他走不了。

走不掉的还有很多人。

董池鱼想带王幼走,王幼拒绝了。

王幼平静地说:“不是王家这样枝繁叶茂的大树是供不起我的,我的衣食住行都来自于土壤的孜孜不倦滋养,既如此,我也该为这棵树殉葬。”

她的选择并不让人意外,她的身体经不起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