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少说话的姜云韦也跟着缓缓跪下,不同于姜云信的慌乱,也不同于姜宝儿那般要死要活的。
他只淡淡说道:“父亲,哥哥要娶亲,宝儿要出嫁,您若是现在休弃我娘,让他们在婚事上还有什么脸面。”
姜晋愣了愣,似乎是被姜云韦这话说动了,卫姨娘却在想,若是不趁着这个绝佳的机会一举除掉汪姨娘,凭着多年情分,改日她卷土重来也不是不可能。
她看了眼姜宁,见她点头,卫姨娘站出来冷冷说道:“让人知道你们三兄妹有个这样的小娘,才怕你们没有脸面。”
姜宁扶着姜晋,在他身旁紧接着说道:“父亲,如今正是过年的时候,就这样将人赶了出去未免有人要说咱们家太过绝情,不如先将姨娘关在柴房里,待过了正月十五之后,再将人送走。”
她们二人一进一退,先给汪云春定了条死路,又在死路上给她开了个口子,姜晋怎能不照着走。
等柳枝嬷嬷带着老太太赶来时,此事已定了调子,只见后厨的几个婆子,将汪云春拖进了柴房。
连带着柳枝自然也没放过,那主仆二人,便锁在一处了!
人人也都知道,此事是姜晋的逆鳞,便是老太太,也不好再提起。
往日风光无限的西苑,恐怕往后也要如从前的东苑那般,断壁残垣,杂草丛生。
自此,整个姜家也许再也没人愿意提起汪姨娘,仿佛她不曾存在过一般。
而张氏听了这消息,就如吃了一剂回魂丹似的,一日比一日好了起来。
虽是年初二的两位小姐就要出嫁,可她百忙之中依旧将姜家的年夜饭操办得漂漂亮亮的,初一又还在外头设了粥棚,一时间白水城的乞丐都说着姜老爷的好。
平淡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老太太这几日似是身子也好了起来,日日要各路人马前去请安。
见姜宁到了厅前,眼睛哭得通红的姜宝儿又扑上前就是一顿撕打,掐得姜宁手膀子都青了。
姜宁正要还手,就被老太太身边的两个双生丫头给拦住了。
可张氏也不是好惹的,一把便把姜宝儿推倒在地上,甚至还想踩上两脚。
老夫人一拐杖敲在地上:“占了妹妹的婚事,被打两下也不冤枉她,都别闹了。”
姜宁知道,老太太这是被她那好侄女儿的事给气的,正想找姜宁的错处,又没什么路数,便只能发干火。
老太太转身盯着张氏吩咐道:“这明日里亲事就要操办起来了,二位小姐就给我好好呆在各自院子里,谁若敢偷跑,就算打折了腿也得给他们送上花轿。”
方才姜宁吃了亏,这下她又开始敲打姜宝儿,老太太还真是一碗水端平的典范。
姜宁搓着被拧得生疼的胳膊,心想姜还是老的辣,她也知道这两桩婚事没有一个是愿意的。
那关在柴房里的人就不必说了,每日天一亮便开始骂骂咧咧,骂到狗都睡了她还不停歇。
想想也是,你说汪云春一顿操作猛如虎,结果自己女儿嫁给二百五,能不跳脚吗?
到了出嫁那日,姜家可谓是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姜宁看着镜子前上好红妆的脸蛋,不由得感叹,父母生得她黛眉杏眼,唇红齿白,放在哪儿都是个出挑的美人。
虽说爹没长个人心,可姜晋那副皮囊生得好,姜家的女儿们个个也生得不赖。
张氏轻轻替姜宁梳着头:“去了赵家那样的大户人家,可不比在家里头,你这性子,也得拘着些,莫要惹得公婆不高兴。”
姜宁本已谋划好了,也同赵逸行达成了协议,不过两年他们二人便要和离的,所以姜宁并未将这场婚事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