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的想法就是中正官定品,让一些贫民子弟或者寒门子弟,可以不参加科举考试,直接选官定品,可是如此一来,这个中正官就必须有威望,有才学,有势力,还要得到朝廷的信任。
这个人选可比选一个状元要难多了。
皇帝也不是迂腐的人,中正官定品本朝没有,前朝却是有的,的确是为朝廷收敛了不少人才,可弊端也显而易见。
但是眼下的局势可以暂时忽略弊端。
皇帝习惯性的问太子,“你觉得中正官该由谁来担任呢?”
“儿臣觉得孙祭酒可以担当此重任。”
皇帝思衬,“他倒是一个不错的人选,不过去个地方选官定平可是一个苦差事,他愿意去吗?”
“儿臣觉得孙忌酒应该愿意前往。”
“那就由你去劝说孙祭酒吧。”皇上看着太子越发的满意了,太子出去一趟,不但证明了自己,比以前越发沉稳了。
眼下就剩下一个大问题了,“太子觉得东京都护府该交给谁来管,你心中可有人选?”
“儿臣本来是属于林国公的,可是儿臣回来之后发现,京城内并不是很安定,朝廷内外也是各方势力涌起,儿臣离不开林国公的帮衬。”
“……”
“况且东京都护府和其他的州衙不一样,需要有一个能够令他们害怕的人前去镇守,这个人的身份绝对不能地,文韬武略又要样样精通,能够服得了人。”
皇上合上的双手看着他,“你的意思是让梁王去?你就不担心他佣兵自重,有一天会反了你。”
太子苦笑,他要真的有那个心思还用得着拥兵自重?
“儿臣相信梁王,他没有那个心思,他若是真的有的话,此时就是另外一番情景了。”
也对,梁王是爱美人不爱江山,太子是爱江南不爱美人。
皇帝满意的摇了摇头:“既然你如此相信梁王,就让梁王去镇守东京都护府吧,不过东南府东北府东西府三个地方的人选却要仔细考虑。”
“儿臣觉得此次作战,各州衙刺史,只有聂泓宇派兵前来支援,领兵作战能力也不弱,臣觉得由他担任东南府知府最合适不过,郭詹士跟在儿臣身边这么多年,能力突出将东北府交给他最合适,至于东西府交给裴秀最合适。”
皇上呆愣了一下,他倒是将裴秀给忘了。
裴秀之前出使东京王朝,此番能够打下东京王朝,他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和那边的人还熟悉,由他去管理东西府,应该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过,聂泓宇和裴秀与梁王的关系都很亲近,三个知府,只有郭詹士是太子的人,对太子不利。
皇上虽然相信梁王不会造反,可是也要堵住悠悠之口。
“聂泓宇是个文臣,担当不起东南府知府,让他留在东京都护府做长史,至于东南府,朕觉得王珏平就,他也该出去历练历练了,就将东南虎交给他吧。”
太子心想王珏平也是个文臣,同样都是文臣,为什么聂泓宇就不能当东南府的知府?
太子虽然舍不得王珏平,但是仔细想想,又觉得父皇的安排才是最好的。
聂泓宇身体的确是不行,东京又全都是蛮夷之人,安排他去,本意就是辅佐梁王,留在东京都护府也可以起到效果。
“儿臣遵旨。”
两人又商定了除了知府以外的人,这些人也很关键。
说着说着天都要黑了。
“朕听说护送东京王朝皇族的路上,出了意外,除了拓跋余和她两个妹妹以外,其他人都死了,就连我方的士兵也死了?”
“是拓拔余和三大家族的人互相勾结,想要逃走,儿臣回来的路上遇到了押送的车队,当时拓跋余正打算逃跑,幸亏被儿臣发现将他抓了回来。”
太子说:“儿臣担心拓拔余不会老实就范,所以便让无言趁着天黑去调集了弓箭手,可儿臣赶到的时候只来得及阻止他们,我方的士兵早就被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