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二郎扶着她往前走,“太子监国,肯定要对六部出手,之前各部大人为了手中的权利,纷纷和太子殿下作对,这个时候若是有人能够投靠太子,一定会被太子视为自己人。”
乔夫人对朝政不是很敏感,但是她知道二郎是个很敏感的孩子,他总能察觉到别人察觉不到的信息,若不是老大有着嫡长子的名分,他倒是比他大哥更适合。
当天夜里,乔二郎得到乔侍郎的同意,悄悄的去见了王珏平。
次日,乔家和文家断亲一事被传得沸沸扬扬。
乔侍郎拖着病躯,上了一封自省书,言明是为了两家的交情,没少在背地里帮文家善后,一切都是疼爱女儿所致。
乔侍郎在奏折中,声泪俱下的控诉文英俊的不良行为,表示自己是为了女儿不得已这么做,结果到头来女儿却用性命威逼他帮忙,不帮忙就要撞死,死后还要化成厉鬼纠缠。
乔侍郎痛心疾首的同时也表示没有这样的女儿。
不少人,尤其是家里面有不孝女的人特别的同情乔侍郎,乔侍郎病重,乔氏和文老夫人找上门却又无功而返的事情不难查。
具体说了什么外人不得而知,但乔氏的确是明知父亲重病却没进家门探望,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得出来,乔氏的心有多狠。
虽说出嫁从夫,可血脉亲情是割舍不掉的,乔氏太拎不清了,难怪把乔侍郎气得重病。
人们在谴责乔氏的时候,对乔侍郎也多了几分同情。
遇到这样不懂事的女儿真是倒霉。
太子见时候差不多了,说了几句公道话,随后下令让大理寺尽快查清楚关于有百姓状告文英俊的事。
大理寺卿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查清楚了,文英俊所犯之事,按律该斩,太子考虑到他是文昌侯唯一的嫡子,斩刑改为流放。
乔侍郎对其有包庇行为,但念其有悔过的行为,罚俸三年,罚白银三万两,令其回户部戴罪立功。
很多人认为,太子对乔侍郎的惩罚太轻了,即便乔侍郎出发点是为了女儿,可他包庇之罪却是板上钉钉,若是这么容易就放过,以后岂不是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效仿?
也有人认为乔侍郎虽然有罪,可是罪不至死,况且乔侍郎办事能力突出,令其戴罪立功是最好的办法,虽然律法在前,可也要考虑实际情况。
就在双方争论不休的时候,林国公上了一道折子,为乔侍郎辩护。
“……”
大家傻眼了,不明白乔侍郎和林国公有什么交情,乔侍郎的女儿还曾经威胁过华阳郡主,险些害的华阳郡主名声扫地,结果林国公竟然为乔侍郎说好话。
这世界怎么了?
有官员语出惊人,“林国公也是一个爱女儿的,难不成他是跟乔侍郎感同身受了?”
其他官员一想还真是,二者唯一相似的地方就是爱女儿了,林国公爱女儿可是出了名的,为了女儿可以豁出一切。
至于乔侍郎为了女儿也做过糊涂事。
一定是这样的。
太子抽了抽嘴角,若不是知道是怎么回事,他都要相信了。
林国公宠爱女儿不假,可林敏儿没有乔氏那么拎不清。
太子让乔侍郎立下军令状,三年之内让京城外所有的路畅通无阻。
出宫后,乔侍郎专门来到林家拜访。
林国公很大方的见了他,二者还一起吃了饭,当天就有人说乔侍郎之所以能没事,全都是林国公的功劳。
林国公虽然离开了朝堂,可人脉依旧还在,不可小视。
一时间,不少老臣子或者是学生纷纷来林家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