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王在书房待了两日才把剿匪计划完善,等他出来才知道,太子这两日经历了什么。
还好他没选择江山,否则现在受苦的就是他了。
他可没有太子的好脾气,被人差点捆起来还能不生气,他自认为是做不到的。
林敏儿在家中吃瓜,心里也觉得太子比梁王更适合当皇帝。
小说最后,梁王登基的时候,用杀伐果断的方式把反对他的朝臣都砍了,连同家眷都流放了,看的时候觉得很爽。
实际上,此举不利于后续的朝政发展,是作者想当然了。
此时的太子也很苦恼,才两天的时间,他就发现头发掉了一大把,太子妃看的都红了眼睛。
“殿下,那些臣子太过分了,殿下是太子,监国有什么不对的,他们为什么要如此的为难殿下?”
太子看着义愤填膺的太子妃,心里多了许多的感情,他拉过太子妃的手,耳朵压在她隆起的肚子上。
太子妃的脸红了起来,心里又无比满足。
“殿下,要不臣妾找个机会将几位带头官员的家眷叫到宫里敲打一番?”
太子摇了摇头,“不用了。”
他知道太子妃是想要借此帮他立威,可这样不是长久之计,他想站稳脚跟,就必须让他们从心里服从,若是用家眷威胁,和无能的昏君有什么区别?
不过,他还是很感动太子妃的做法,“前朝的事情你不用懆心,安心养好孩子就是了。”
太子妃抿着唇,被孩子折腾出来的怨气也消失了,“殿下,臣妾会好好的养他的,殿下也要好好的。”
“放心吧,要是连几个臣子都对付不了,本宫还怎么统一天下。”
太子重拾信心,皇帝听闻之后,很是欣慰,“朕最近身体不舒服,可能是陈年旧疾犯了,怕是要养些日子了。”
老公公:“……”
隔天,太医院就传出消息,陛下旧疾复发要修养半年,也就是说即便是太子做的不好,在陛下没有康复之前,太子仍然要监国。
几个暗中使绊子的人,见陛下这边行不通,又开始盯上了梁王。
梁王是进宫送折子的,顺便看看太子的惨状,嗯,太子很惨,他很幸运。
太子也看到梁王了,处于不想让梁王看笑话的心里,没说几句就喊退朝了。
下朝后,几个曾经跟梁王上过战场的人,主动的凑到了梁王的身边,想要说服他出面,跟太子对抗。
反正不能让太子继位太容易,否则,他们这些人怎么办?
梁王看着这些殷勤的面孔,心里不屑一顾,他才不会上赶着找罪受,这种罪让太子一个人受就可以了。
不过倒是可以把几个人的名字放进了剿匪名单里面。
折子很快送到了太子手中。
太子一阵激动,梁王肯为朝廷分忧,如此说来是听进去他的话了。
解决了匪患,再去打东京,梁王果然是一心为国。
太子为自己曾经的卑鄙的心思深深的忏悔。
他当即那么奏折去见了皇帝,皇帝和太子的想法一样,很是欣慰,对儿子曾经的怀疑,开始反思。
皇帝反思的方式就是骂太子。
换做往常,太子就算是装的大度,心里也会不是滋味,可是这次没有。
他刚监国就有人想要给他添乱,唯独梁王心里想的是为他分忧,他的确该骂,不过话说回来,若是没有什么小说,他和梁王也不会互相猜疑。
说到底,是王嫣儿和林敏儿这两个女人搞出来的。
太子把事情怪在两个女人身上,突然发现他和梁王本来也没有仇怨,于是决定跟梁王好好的搞搞关系。
不但劝说皇帝同意了梁王的建议,还大度的将西郊一万兵马交给他调度。
皇帝觉得此举过于冒险,太子这么轻易的相信人可不行,可对方是梁王,太子肯相信他就已经难得了,若是此时反对,反而不妙。
于是,在皇帝的默许下,剿匪的事情很快就落实了。
梁王一心要挣钱娶媳妇,恨不得今早出发,拿到剿匪旨意后,只给名单上的人两天的时间准备,两天之后必须处罚,违者军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