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不必再说了,朕已经下旨了,断不可能再收回。”
“陛下,三思啊!摄政王的作为臣等都看在眼里,他绝不可能谋反的啊皇上!请皇上明察!”
大臣们纷纷跪地重复着这几句话,听的皇上头都大了,怒道:“你们这是做什么,在逼朕放了他?朕才是大燕朝的皇帝,你们该拥护的是朕这个皇帝,而不是他师霖修!”
“皇上息怒。”
皇上气的脸通红,大口喘着气才让自己稍微冷静了些。
“朕绝不可能收回旨意,他若要谋反,朕这个皇位便再也坐不住了,你们如今来求朕,朕也只觉得你们在拥护他,而不把朕这个皇帝放在眼里,你们也不必再说了,他抗旨调兵已是事实,朕不是没有劝过他。”
“皇上……”
见这些大臣还要劝,皇上闭上眼挥了挥手,低声道:“你们下去吧,若你们还敢为他求情,朕一定会砍了他的脑袋。”
听到这话,大臣们便不敢再劝了,只能叹息着退了出去。
等大臣们都出去后,整个帐、篷里都安静了下来,旁边的下人太监都不敢吭声,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惹怒了皇帝,被拖去砍头。
过了许久,皇上才揉着太阳穴问道:“曹定,你说朕真的做错了吗?”
一遍的太监回道:“陛下许是累了,陛下自有陛下的决断,那些大臣是不理解陛下的苦衷才会说那些话,皇上也不必动怒,只是这摄政王殿下看起来确实不像是要谋反的,陛下若是还有疑虑,不妨再问一问?”
听了这话,皇上睁开眼看着曹定,皱眉问道:“怎么,连你也要帮他说话吗?”
曹定躬身低头答道:“皇上,奴才并不是帮摄政王殿下说话,只是奴才见摄政王虽是抗旨调兵,但也都有告知给陛下的,若是谋反,断不可能让陛下知道他调兵的。”
皇上也开始思考起来:“的确如此,可他口口声声说端王要造反,可端王也并没有调兵,是朕让他调兵才调兵的,摄政王是不是为了名正言顺的调兵来,才故意说端王谋反?”
“陛下,此时还不可下定论,若是这般,端王也可能这么做,但奴才只是个伺候皇上的,并不懂这些,皇上还是先斟酌斟酌为好。”
其实曹定的话很有道理,但皇上依旧觉得师霖修造反坐上皇位的成功率更大些,对他的威胁也更大些,所以他还是得圈禁师霖修,免得出什么乱子,只是这端宏旭也不能完全相信。
正当这时,有个士兵求见皇上,皇上觉得奇怪,让他进来了。
“有什么事直接说。”
“禀告陛下,摄政王殿下派小的来给皇上传个话。”
一听到是师霖修,皇上就皱了眉,但还是让他说了。
那士兵郑重其事的说道:“摄政王说‘异姓王不可称帝’,望皇上三思。”
这话一出,皇上顿时愣了愣。
大燕朝的确有这样的规矩,从立朝开始便是,只允许端家人继位,就是为了避免藩王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