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你不会怪我乱花钱吧?”当桑妤妤疑惑对面为何几个小时都没人来的时候,龚子寒才把实情说了出来。
桑妤妤简直不敢相信,龚子寒的变化真快啊!
从一开始什么都舍不得吃,舍不得花钱的小伙,变成了出门能多花几十块钱多买两张票,只为坐车舒适的小伙。
果然!还得是金钱的力量。
桑妤妤大手一挥,“怪什么!很好!咱们有钱,只要能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就以舒适为主。”
”不过就两个人的介绍信,你是怎么买到四个人的票呢?”这一点桑妤妤觉得很奇怪。
龚子寒开始侃侃而谈:“姐,其实我也是学了你的,拿萝卜刻章,我正好看到子怡放了本刻章书在架子上,就试着学了学,重新模仿笔迹写了个介绍信,就想试试来着,结果售票员还真没看出来,我就买了四张票……”
桑妤妤手上拿着龚子寒的介绍信,那章印和自己仿的如出一辙,赞叹道:“真看不出来,你还有这天赋啊!以后这活都能交给你了。”
龚子寒有些不好意思了,“其实也就是小时候玩泥巴的时候攒下来的经验,在伍家村的时候,我看村里人做木工给人家刻花,我也学了一下。”
“你在村里过的挺开心啊!又是被村里婶子投喂,还跟村里的叔儿学上雕刻了!”桑妤妤忍不住想到那个画面,还怪温馨的。
龚子寒也在怀念,“是啊,桑姐,跟着你出去的这几次,我是真体验到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原本我以为我很会跟人打交道,但出去见到更多的人之后,我才觉得我要学的还有很多。”
“比如说要学很多语言,这回在黎市语言不通,我是最紧张的,特别怕被人骗。还要学怎么看人……”
说着说着他就笑了,“买车票这块儿,我是熟的很了。”
一路上桑妤妤都在听龚子寒分享的心得感悟,她也是很有感悟。
“虽然我们语言不通,但是我们能让利,每次收购的价都比供销社的高一些,量还大,这就是我们的优势,也是别人无法拒绝的优势。”桑妤妤最后总结道。
这趟从羊城到京城的列车是这个年代最快的,只需要一天一夜,才睡了一觉,聊了个心得体会,很快就下车了。
现在的他们对坐车坐船已习以为常。
在这二十四小时,也只有一开始查票的时候,售票员才来问另外两个人的事儿,当龚子寒拿出“另外两个人”的票后,也没人过问。
他们关起小门,在列车上休息充足便到站了。
“先去招待所,你再去找黄石,最先到的是香蕉,这个容易坏。咱们有十万斤,都出了。”桑妤妤在下车前就安排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