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车停住后,大叔从车辕上下来,“你们这些娃就是我们牛头村大队的知青吧,我是牛头村生产队大队长,姓杨,你们叫我杨叔就行,快把行李放上来,我们要快点赶路回去了。”
几人和大队长打完招呼,也确定人到齐后,七手八脚的放好行李,桑妤妤也飞速的把行李扔在车头,那个位置不容易掉。毕竟其中也就是桑妤妤的行李最显眼。
杨柳皱着眉头说:“这我们怎么坐啊,都放满东西了。”
“坐什么?你没看这些行李都快把牛压垮了吗?没看我都走路吗?赶紧走,别磨叽,不然天黑都到不了。”
“那怎么不多赶一辆牛车呢。”杨柳小声抱怨。
“别说了。”顾笑笑赶紧拦住杨柳“杨叔,不好意思,我们知道牛对生产是很重要的,我们赶快赶路吧。”
“是啊是啊,杨叔,我们大概几点能到大队上啊?”钱胜也跟着缓解气氛。
杨叔没好气的说,“照你们这个速度,能在天黑前赶到都不错了。”
桑妤妤看见杨柳时不时瞪一眼女主,看来杨柳估计也是个恶毒女配了,还是个喜欢男配的女配。
虽然杨叔态度不好,但走到一半时,还是停下来让他们歇一会儿,女主等人也趁机向他打听队里的情况。桑妤妤是不行了,这具身体太废了,她走的嗓子都快冒烟了,脸色惨白,努力跟上节奏。
其他女生也没好到哪去,只有女主看着又累但依旧坚挺的和大队长聊天,有一种身残志坚的感觉。
桑妤妤也从中了解到大队的情况。
阳坡县就一个公社,前三,人口也多,所以每年这几个大队接收的知青也很多。有一些比较穷和偏远的大队,只偶尔分一两个知青。
现在牛头村大队知青院里还有7个知青,其他知青有些在当地成家搬出去了,有些家里有门路的回城去了,但是据说回城的只有两个,大多数还是在当地结婚生子了。这一次分的知青是最多的,往年最多分6个。
当众人实在快挺不住时,牛车终于进大队了,一路上不少看热闹的小孩围过来,大人倒是没有,因为家家户户的大人还要上工,只能在田里远远的看一眼。
前几年知青来的时候大家都还觉得十分新鲜,结果那些城里来的知青一个个真的是娇弱的很,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下地也只挣一两个公分,还动不动就累病了不干活了,到了年底分粮的时候还要分走大队里的粮食,还有些人要欠着大队的粮食,所以乡亲们都不是很喜欢知青的。
牛头村大队的房子大多都是土房子,草皮顶,这纯粹的砖瓦房是一个都没有,土砖混合的房子倒是有,但是非常少。
房子都建的不大,可能是没钱建,但是家家户户的院子开的很大,院子里晒菜干的,晒衣服的,养鸡的,什么都有。因为地方大,家家户户还是有些距离的,比城市的鸽子房好了太多了,这样也好,以后就算搬出去住了,也不用和邻居有过多的社交。
“知青院到了,你们四个女娃子住左边的大通铺,男娃子住右边。现在地里还不忙,明后两天放你们假,后头跟着老知青一块下地就成,没有特殊情况不准请假。”大队长快速的做着安排,“郑河知青,你带着他们熟悉一下。我把牛车拉到草棚去,你们几个晚点跟着郑知青去找会计登记领粮食,先给你们一人支30斤粮食,之后从你们工分里扣。”
“那我们吃完了怎么办?”有个男知青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