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云捷虽然铁了心的要往里冲,但对方到底人多势众。前者见进不去,也不折返,索性一屁股坐在了县衙门口的台阶上,高声喊了起来:“这是什么道理啊!明明凶手就在眼前,却都不抓,反而冤枉无辜的好人,真是乱了套了!”
如今是太平盛世,京城里莫说鸡鸣狗盗,就是连个夫妻吵架的都没有。此番发生了这样大的事情,且又与姜家有关,连皇上都惊动了,百姓自然也都关注着。
前几日知府在姜云柔院子里搜出断肠草药材一事,早已传遍了大街小巷,这时又听到姜云捷的哭诉,以为还有内情,便立刻有好事者上前问道:“这不是姜家少爷嘛?怎么坐这儿了?这到底是发生什么事儿了?”
姜云捷巴不得有人前来问他,便大声嚷嚷道:“还不是李妈妈一事。我姐姐姜云柔待人友善,是顶顶好的人。但那姜云妨呢?她不仅苛待下人,且面善心狠,和李妈妈积怨已久,此事不是她还能是谁!”
先前发现尸体时,是姜云央偏帮着自家妹妹,如今查案到一半,成了姜云捷帮着自己姐姐,倒真叫人看不懂了。围观的群众七嘴八舌,有信姜云捷的,也有信姜云央的,总之是闹得不可开交。
只有一个人站在一旁,并没有开口。这个人,就是柳江。
柳江是京城里的一个书生,书香世家,自己寒窗苦读多年,却只中了个秀才,连个举人都没考上,因此也没能入朝做官。他虽然没有身在朝堂,却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
上月柳江上街,偶然遇见白瑾妍,登时惊为天人,在得知她才华过人之后,更为钦慕。白瑾妍自然是不喜欢柳江的,毕竟她连萧弦都看不上,但这并不妨碍柳江喜欢她。
昨日,白瑾妍派了身边的丫鬟来找柳江,告诉他姜云柔是无辜的,都是姜云妨一个人在贼喊捉贼,冤枉好人。对于白瑾妍的话,柳江自然是深信不疑,决心帮助姜云柔。此刻见到姜云捷,便拨开人群,走了过去。
“这位兄台,在下觉得你说得有理。我与那姜家大小姐有过几面之缘,觉得她为人十分高傲,不像姜家二小姐,温和有礼,一看就是家教良好的闺秀。”
周围的百姓闻言,也附和着点了点头。的确,云妨在人前总是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自然比不得想要刻意在人前博个好名声的姜云柔了。
柳江见他们相信自己,便接着说了下去:“这一次的事情,摆明了就是姜大小姐杀了人,想要将过错全都推到姜二小姐头上嘛。大家想想,若真是拿姜二小姐杀了人,又怎会在听说发现李妈妈尸体之后第一时间赶到。反观那姜大小姐,一直都不曾去看过李妈妈尸体,摆明了就是心虚。”
这话一出,点头的人便愈发多了,原先相信云妨无辜的,此刻也倒戈了。
柳江越说就越是觉得义愤填膺,接着道:“姜大小姐行径如此恶劣,柳某定要上书给皇上,让他亲自彻查此事,还姜二小姐一个公道!”
说完,柳江就急急离开了原地,回家去了。姜云捷见四周的百姓都相信姜云柔的无辜的,目的已然达成,便领着人,拍拍衣服上的浮尘,也走了。
柳江到家之后,果然直奔书房,拿出纸,研墨,而后提笔写下文书,一气呵成。文书中将李妈妈事件以柳江的角度写下,并将云妨痛批得一文不值。接着,他又让府中的下人将这份文书呈给皇上。
那厢皇上正在御书房里批阅奏折,大太监将文书呈上,说这是柳家的柳江托下人送来的。
皇上虽然一时想不起柳江是何许人,但柳家他是知道的。柳家一共出过两位太傅,其中一位还是柳江是爷爷。
思及此,皇上一抬手,示意大太监呈上来给他。大太监自然会意,递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