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他们两家公司该如何对这种走向做出积极的应对。
里面有两点让郑京华感觉印象非常的深刻,同时也让郑京华觉得这两点如果实施起来,可能成功的几率非常大。
第一点就是关于未来房地产公司的改革,凌浅枫在文件中提到,未来房地产公司可以向智能建筑方面靠拢,以及智能控制方面结合,追求剑道的公司,以智能化为辅助AR和VR技术,让家居变得更加智能化,更加现代化。
第二个建议是关于公司该如何做出改变才能迎合这种变化。凌浅枫提到,公司应该现在进行大规模的裁员,采取老旧的房地产部门,然后引进新兴的人才。
关于这一点还是关皑给了他启发。
曾经凌浅枫也对紫云公司的快速发展非常的感兴趣,所以特地请出了关皑,想要询问一下意见,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自己可以采纳。
没想到关皑,却把自己公司裁员以及更换员工的做法告诉了凌浅枫,也就是因为关皑的这个意见,凌浅枫也想到了自己公司,也许也可以这样做。
看完了凌浅枫给他的文件之后,郑京华把文件又重新还给了他。
凌浅枫并没有着急问郑京华里面的意见和方法是否可以实施,因为他看到这个时候,郑京华仿佛受到了这份文件的启发,正在冥想一些东西。
整个人虽然住在这里,但是思绪完全没有在这个咖啡厅里,而是飞到了更远的地方,飞到了市场的前沿,以及未来的十几年和几十年。
过了大概十多分钟左右,郑京华仿佛才渐渐的反应过来,他喜出望外的对凌浅枫说,“这份文件非常有价值,非常的有价值,他对我们房地产行业来说有着指导性的方向,我觉得你的建议完全可行,我们应该按照你的建议来做。”
凌浅枫没想到自己的建议,郑京华会如此的肯定,那么既然郑京华肯定他的建议,接下来他们两个人就可以去寻找试点公司了。
于是凌浅枫向郑京华询问道,“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找一个试点公司试一下,我想了很多,最后还是决定把你们收购的恒昌公司作为试点最合适。”
关于试点公司这个问题,凌浅枫曾经想了很久,最后他发现在B市盛远公司曾经收购一家公司叫做恒昌公司这个公司现在是远曦公司以及盛远公司一起管理,所以说把这家公司作为试点是最合适的。
没想到郑京华却直接驳回了这个想法,“我觉得把恒昌公司作为试点,非常的不合适,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
这个回答是凌浅枫没有想到的,接下来他又继续问道,“那你感觉我们用哪一个公司都为试点公司比较合理。”
郑京华接下来的回答,让凌浅枫感觉更加的匪夷所思,“用我们盛远公司最合适,盛远公司可以说是在B市都带了建筑行业工作的最前沿,有着非常丰富的商业经验,以及非常成熟的商业模式,可以说是一个经典的建筑行业公司,如果我们的公司试验可行的话,那么对国内来说,其他公司都可以实现这个方法,同时如果我们公司成功的话,那么将会创造巨大的利润,这个利润绝对不是我们眼前的开发区可以媲美的。”
看着眼前的郑京华,在想象未来盛远公司的美好蓝图,凌浅枫不忍心打断他,可是有些话凌浅枫还是要说,“你说的这些固然没错,如果在盛远公司上试验成功的话,那么这对房地产行业来说绝对是一个比较大的突破,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试验失败了呢。”
“实验失败?这是不可能的,我感觉你这个计划写的非常的完善,可行性非常高,在我们公司实验不可能失败的,我相信他一定可以成功。”郑京华对凌浅枫说,整个人看起来非常的亢奋。
“我相信你应该也知道我们这些比较大的公司也有着自己的难处,那就是相对体量比较小的公司,体量越大的公司改革越麻烦,体量越大的公司,其股东设置以及公司的其他方面都非常的稳定,但是稳定背后也有着非常难以改变的缺点,其复杂的商业模式,以及复杂的利益链条,让这些公司的改革非常的缓慢,如果一旦要改革的话,当你发现改革是一个错误的时候,想要挽回是完全没有可能的,你不能拿如此大的一个公司开玩笑。”凌浅枫再次对郑京华说,他感觉自己这次找郑京华过来,有可能是一个错误,因为看郑京华的样子,仿佛自己的劝说毫无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