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他们都随了亲娘一部分(1 / 2)

孟初妍早早命人准备了刻着孟府印字的宽敞马车,又买些一些燕京的特产,准备了百十个小荷包,静静地等着时间的到来。

宝山巷。

一架低调奢华的马车缓缓地在巷子口停下,马车上下来一老一少两人。老者头发半百,年轻的则是小心伺候在身边,嘴里喊着“老祖宗你慢点”。

“他们说的就是这里了?”温自怡自马车上下来,摸了把下巴上的胡子,紧锁的眉头到现在依旧是没有放下。

温嘉纶看了眼不少文人往来的宝山巷,青涩的面庞上露出一抹好奇,“是,孙儿问了不少人,说他们兄弟就那茶馆中,一个做掌柜,一人做护卫。”

闻言,温自怡气得吹胡子瞪眼,“简直就是辱没门楣,竟然干这种勾当。”

“走,跟我去瞧瞧。”

说着,两人便进了巷子。

巷子中迎面而来的几乎都是文人墨客,谈笑间听着都是墨香满满。

进入茶馆,里头正更换下一轮的题目,不少人聚在一起讨论。

“瑾安兄,瑾安兄,今日这碎银几两是什么意思?”看见孟瑾安从后堂出来,立即有人上前将他给拉到自己身边,疑惑的指着墙壁上的题目问道。

孟瑾安身上穿的是上好的的丝绸,杏色圆领袍,上绣青笛云纹,墨发用翠绿的发簪挽着,腰间别着一块上好的玉坠,盈盈润润,瞧着就觉得不凡。

这般模样打扮,哪里像是充满铜臭味的掌柜,分明是谁家的公子出来游玩。

“碎银几两,正如字面意思,说的不就是银子嘛。”孟瑾安笑着回答。

在场的人不乐意了,“咱们可是文人,不为五斗米折腰,又岂能当众谈论银子的事情,这不是自降身份嘛,这次的题目未免太俗气。”

“非也非也。”孟瑾安摇头摆手,指着桌上的茶盏,“世人慌慌张张,只为碎银几两。你瞧瞧咱们吃的喝的用的,哪个不是银子买的?

农民日日在田间地头,为的也是能报餐一顿,这些不都属于碎银?咱们是不屑于谈论,但不可否认银子的重要。”

孟瑾安见大家都瞧着自己,便继续道:“我们家姑娘给出这个题目,不是为了让大家去歌颂去赞扬。

而是想让我们去反思,沉下心去看看周围,再自省。银子是死的,人是活的。活着的人有没有用死物去助人,还是为了死物而害人。”

听着他说完,在场的人渐渐安静下来,仰头看着那几个字,又觉得上头似乎写满了无数人的生活。

孟瑾安悄然退出圈子,回到柜台后头。

温自怡祖孙站在门外将他说的话听得真切,这会儿温自怡脸上那种嫌弃的表情淡了不少。

他的目光一直都跟随着孟瑾安在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