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的日子,艳阳高照,寒风中的阳光之下,也终于有了丝丝暖意。
碧荷手中拿着一张红色的拜帖,笑吟吟的朝穆清的院子走去。
“小姐,这是门房刚刚递上的,陶尚书府上送来的帖子,您瞧瞧!”
碧荷进屋,将手里的大红帖子交给穆清,说道。
年前,乔氏和顾妈妈商量了,给家里添了个看门的小厮,厨房里也准备了两个婆子。
如今家里有一般的信件拜帖什么的,都是门房先收下,再递上来。
也是因为京中有些身份的人家来往,都爱先下个拜帖什么的,才有了这个需求。
总是不好叫她这些近身侍候的丫头们去守大门的。
“哦?陶尚书?莫非是那位陶宛若陶大小姐?”
穆清接过拜帖,挑眉问道。
“想来该是了,这位陶大小姐,虽说喜好的与常人颇有些不同,但这心性和品行倒是不错的!”
碧荷也笑着点头说道。
在她看来,如陶宛若那边性格耿直,对自己的喜好有种几乎一种偏执的女子,相交起来,比那些个只会浸**后宅,看起来表面和善的女子要好的多了。
“嗯!”穆清也赞同的点点头是,伸手打开那红色的拜帖,看了看放在桌上,抬首对着碧荷道。
“你去回了那陶家的人吧,就说我明日有空,陶小姐可随时过来,我在这里恭候她的到来。”
穆清的表情淡淡的带着浅浅的笑,对于那位陶小姐,她也是有些感兴趣的。
在这个古代,还能如此坚持自我,特立独行的女子已经不多了,着实有些难得。
收到穆清这边的回帖,陶宛若喜滋滋的便开始准备起来。
陶夫人看着自家女儿那欢愉的样子,不禁失笑。
“不是说要去拜访青瑞郡主吗?怎么弄得好像是要见情郎一般高兴?”
陶夫人温婉慈爱的望着陶宛若问道。
“嘿嘿,娘你不知道,这位青瑞郡主啊,就是我的知音啊,她若是个男儿身,我必定非她不嫁!”
陶宛若倒是嘻嘻一笑,停下手里翻腾的东西,回道。
“你这丫头,胡说八道些什么呢?瞧瞧你自己那里还有个女儿家的模样,整日里好的不学,就爱学你爹和那些个尸骨为伍。如今全京城,怕也就是只有那位新晋的青瑞郡主敢与你来往了!”
陶夫人无奈的摇摇头,眼神中是为这个女儿深深的担忧。
她就不动自己这个女儿就为何这般特别呢?
就像她哥哥那本读读书,写写字的,做个规规矩矩的大家闺秀不好吗?
哎,都是被她们家老爷给惯坏了,如今怕是掰也掰不正了哟!
陶夫人很是担心自己这个女儿,会不会将那位青瑞郡主也给带歪了去。
听说敬亲王,可是很宠爱自己这个唯一的义女呢!
“娘,你又来了,学爹爹哪儿不好了,那是声张正义,不让一个真凶逍遥法外。你不也时常崇拜爹爹的能干嘛?怎么到了女儿这里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了?”
陶宛若嘟着嘴,一脸埋怨的道。
“你……”
陶夫人被陶宛若的一番话给噎着,半晌没说话。
那能一样吗?你爹是个男人吶,还是刑部尚书,能不多了解那些东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