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黎宝英回到家好巧不巧就听见黎宝凤和她男人在说林家的闲话。
可不是真的,我亲眼看见的,林家那个婆娘真是凶哟,就因为那个庶子抱着小女娃去逛了一会儿街,她当街就开始撕打那庶子,那庶子真是窝囊,长得大高个,除了护着怀里那个小女娃,一声都不敢坑,随便那婆娘大骂,真是……啧啧啧,无能到一种可怜的地步了。黎宝凤和她男人以旁观者的角度对着白天见到的热闹事儿侃侃而谈,殊不知那庶子怀中抱的女娃就是被她丢掉的那一个。
黎宝英瘫坐在**。
这该怎么办?孩子在林家过得并不好,从在襁褓中就跟着那庶子挨打挨骂,那长大了又该变成什么样?
可是,她也没有办法啊,她过得也不好啊,要吃没吃要穿没穿的,就是她把那孩子要回来,那也养不活啊。
罢了罢了,还是走吧,孩子在林家肯定能活下去的,那庶子就是再怎么不受待见那也是林家的人,林家家大业大,肯定能拉扯了孩子,她也是没有办法,老天不会怪她的,那孩子也不会怪她的。
黎宝英的计划没有因为孩子而发生任何改变,那份儿痛心和牵挂也就持续了一两个月,她到京城后忙着赚钱,忙着花钱,忙着感受京城的繁华,忙着体味自己一个女人就敢独闯京城还好好地活下来了的优越感,那个小女娃早被她抛之脑后了。
虽然,偶尔,她也会想起自己还有一个女儿,女儿不知道还在哪里受苦,可想想也就罢了,她也是没办法呀,京城的物价这么贵,房租这么贵,没有一砖一瓦是属于她的,她就是把孩子接过来了那日子也不好过啊,孩子在家乡应该过得还好,那庶子看着人挺仁慈的,肯定能照顾好孩子……她是有苦衷的,所以老天不会怪她,孩子也不会怪她。
黎宝英在外漂泊,偶尔会回老家,听闻林家的两个庶子被赶出了林家,到乡下过日子去了。
她想看看自己的孩子,便做了两件小衣裳去寻,好一番打听,在清水村找到了那庶子。
若是那庶子还是孤身一人的话,像他那么老实巴交的人肯定不会阻止黎宝英看女儿,可他已经娶亲了,那女人可不是什么善茬。
葛秀英听黎宝英说是林妙芸的亲娘,连门都不让进,一把就把她退出来了,小衣裳也被一扬手扔进了臭水沟:现在知道找闺女了?早干嘛了?当初就不该把闺女扔了,扔了就不该再回来找!
黎宝英也跟着葛秀英对骂:我的闺女为什么不让我找?我十月怀胎在鬼门关走了一遭生的她,我是她的亲娘,你凭什么不让我找她?
凭她吃我家的,喝我家的,不能跑不能说的时候你撒手不管,现在能跑能走能干活儿了你倒来找了?天下哪有这样的美事?葛秀英脸红脖子粗地大喊大叫。
葛秀英口中能跑能说能干活儿的林妙芸现在六岁,正用两根细瘦伶仃的小黑胳膊吃力地提着有她大半个身体高的木桶往井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