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熹在**磨蹭了许久,最后终于起来了。才用过早膳不久,那绣娘便来了。还带着两个年幼的小弟子,背着软尺细绳。另外一个婆子怀里抱着一堆料子,四人浩浩****进了梅清小苑。
“拜见三姑娘,祝您喜乐安康。”
绣娘也是个巧嘴的,见着沈熹便先行礼,嘴里带着吉祥话。若是别家的姑娘,此刻早已给了赏赐。沈熹只是愣愣坐在上位,手中端着一杯茶,就这般直直瞧着堂下跪着的一众人。
“起来吧。”杜若瞧见沈熹走神,不由心里着急。本来轻轻唤一声沈熹,瞧着那领头的绣娘已经微微抬了头,便立刻开口道:“姑娘今日嗓子不舒服,便还请各位不要在意。”
这做绣娘也算是手艺活,平日在各个府里都是被尊重的。任谁也不愿大喜的日子,被一两个绣娘坏了气运。这些绣娘也是人精一般,包揽了这燕京权臣商贾家眷的衣物,对着这后宅便也十分了解。
像是此刻一般,绣娘进门便不曾说过夫人。本来这人生大事,应当是母亲带着孩子一道的。可沈熹自幼没了娘,今日这料子便只有沈熹自己选了。
“这几日天气有些凉了,姑娘定是夜里睡觉翻腾了。”绣娘借着杜若的话悠悠起身,一脸的笑意开口道:“那姑娘便不要说话了,这料子多了,您捡着喜欢的挑,定给您坐个最好的喜服。”
老夫人本不知道今日绣娘过来,还是绿枝瞧见绣娘带着料子进府。老夫人前些日子崴了脚,现下还是有些不方便走动,心里想着沈熹,便指挥着下人抬着小榻便来了。
“是你呀。”沈熹瞧着眼前的绣娘,眼里阵阵酸涩。沙哑着嗓子,开口道:“你家小儿子腿可好了。”
绣娘微微一愣,眼里虽还有几分疑惑,脸上已经带上了笑意,开口道:“姑娘识得婢子?您是说我那小儿子的腿?已经好了,今日还缠着我要出来呢。”
沈熹眼前是上辈子场景,也是眼前的绣娘做的喜服。那时候绣娘来量尺寸,沈熹一点没有待嫁少女的羞涩。像一只雀跃的鸟雀,问了绣娘许多话。绣娘还说起自家小儿子摔了腿,家里没钱请郎中。沈熹瞧着绣娘可怜,还曾给了绣娘一些银钱。
后来沈熹刚嫁进陆家,便听见下人偷偷穿着流言。说是沈熹不知羞耻,早已眼巴巴等着嫁给陆秉。怕是早已失了清白,就等着赖上陆秉了。沈熹为这事还曾气了许久,最后才知道是这喜娘说出去的。
“熹丫头。”老夫人被抬进门,见着沈熹便开口唤道:“你一个小姑娘家家的,会挑甚料子。这事还得祖母来,给我的乖乖儿做一件最美的喜服。”
沈熹眼里有了泪光,扑进老夫人怀里,低低唤道:“祖母。”
量尺寸不是个复杂的事情,没过两个时辰,便已经量好了沈熹的尺寸。绣娘一边朝着纸上记着,一边细细瞧着沈熹。
“你这绣娘是刚开始做吧。”老夫人手中翻着几块料子,状似不经意一般,开口道:“之前可有给谁家做过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