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3(2 / 2)

陆海巨宦 阿菩 6801 字 2019-04-18

这事众房考官倒也都听说过,其中有几个还收了风启暗中送来的孝敬,要他们在可周旋处为之周旋,却不料主考官会在此时问起,众人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那正主考又道:“你们不顾内帘规矩,对此文如此吹捧,莫非是认出了此文作者的文风,欲为私弊么”

众考官一听都吓了一跳,科场舞弊,这罪名可是非同小可,一听这话,个个摇手,道:“没有这事,没有这事”

推荐此卷的那房考官实际上却并没有收过孝敬,他人清白底气就足,竟然站出来道:“大人,那些商家胡作非为,确实不该,不过此文的确是罕有的妙笔我等惊叹,并非出自私心。”

那正主考哈哈一笑,将那朱卷一抖,扫了一眼,便丢到落卷堆里去了,众考官都吃了一惊。

副主考也上前道:“这,这不妥吧”

主考问:“有何不妥”

副主考道:“此卷就算不取他作五经之魁,点他作举人,也是够资格的。如今却落了他的卷子,这这只怕让人难以心服啊。传了出去,恐怕对大人声誉有损,招人话柄啊。”

那正主考冷笑道:“什么声誉有损什么招人话柄若是我们这一科取中的,刚好就是那帮铜臭末民商人提前要设宴庆贺的那个什么尤溪才子,那才是天大的笑话”

副考官一听暗暗叫苦,知道这位主考如今是犟上了,由于正主考在取卷这件事情上权力极大,若他执意如此,那其他人也没办法。

但推荐此卷的同考官却还是不肯服软,又上前问道:“大人,此卷究竟有什么不好还请大人明言,免得我们这些打下手的,再推荐上来的卷子都不合大人之意,那时不免麻烦”他故意点出“不合大人之意”六字,那是暗指主考官意气用事、刻意屈才了

他这句话一出口,场面登时僵住了,主考官大,同考官理硬,看看各不相下,副主考就要想办法调停,主考忽然仰天哈哈大笑,笑了五六声,蓦地朝案上重重一拍,喝道:“嘉靖十一年、十七年的两道圣训,你们难道都忘了吗”

众同考官对望一眼,不知如何应答,副主考便问:“大人,你说的是哪两道圣训”

正主考冷笑道:“嘉靖十一年,今上以科考文章,纯正博雅之体荡然无存,乃下旨,切禁会试、乡试取以艰险之词、奇癖之字哗众取宠者,凡钩棘奇癖之卷,一律黜落嘉靖十七年,又命各省考官不得以架空翼伪、艰棘怪诞之文为尚,需得明白通畅之制义,方许中式本朝天子之圣训,尔等莫非都忘了吗还是心中明知,却因为已收人钱财,所以明知故犯”说到最后两句,已是疾言厉色吓得众同考官都不敢作声。

唯有取中此卷的同考官犹自不肯死心,还在那里作最后的挣扎,道:“若依大人所言,又该是何等文字,才算是明白通畅的中式文章”

正主考便从诸已挑上来的卷子中取出一篇中规中矩的,道:“这篇就甚好。”

副主考与众同考官都传阅了一遍,却均道:“此文平平无奇,中举倒还可以,若说上佳,恐怕未必。”

正主考却笑道:“那是尔等眼光未到此文之妙处,正在平平无奇四字平平者,中也,无奇者,正也此文既中且正,却不就是圣人之道么”

真是官大一级压死人,正主考不但官大,而且又搬出圣旨来压人,副主考又不够强硬,因此众同考官虽然不服,却也没办法。

乡试放榜,多在八月底之前,此时正是桂花盛开时节,所以乡榜也叫桂榜。

放榜的前一天要拆号写榜,写榜之前先撤了内外帘的关防,监临、监试、提学官、提学道都要到场,齐聚主考阅卷处,场面十分隆重。

这时主考官已经写好了草榜,名次是各考卷的序列号,先由主考将填写好了名次的红号草榜交给监试官,按照点中的红号调取墨卷,墨卷调来之后,书吏请发朱卷,与墨卷一起送到正副主考面前,取中前五名的叫“五经魁”,放在正中间,查验无误之后才拆号,然后由副主考在朱卷卷面写上该卷考生的姓名,再由正主考在墨卷卷面的右方照朱卷标明名次,再将其姓名、籍贯注明于草榜之中。

这写榜有个规矩:先从第六名写起,等写完到最后一名,再写“五经魁”也就是前五名,但写前五名又要倒着写,也就是先写第五名,再写第四名,最后写第一名。

考官们虽然已知道考卷的名次,可在墨卷拆封对号之前他们也只知道那些卷子的序列号,都不知自己取中的是谁

若有机会参与到这写榜的盛会,待见写到这前五名时,那便是高潮一浪接一浪由于写榜的规矩极多,流程又极长,这日写到亚魁时已是深夜,只有解元尚未开封。

众考官与提学都暗中交头接耳,均想:“不知这一榜的解元会是哪位大才子”

外帘官则想:“尤溪那人至今没见名字,以他的才学名气,不应该会落榜,莫非他果真点了解元”

之前荐卷被否的同考官则想:“奇文早被黜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