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大结局:情到深处(2 / 2)

清宫诀 兰陵公子 2104 字 1个月前

四爷却摆摆手吩咐道:“你们有什么事接着谈。朕乏了,要到西偏殿歇息一会儿。”

我的殿里已经生火,乍从深秋凉风里进来,觉得全身都热烘烘的。

四爷坐在炕边将我揽在怀里,抚着我的秀发,笑道:“没有儿子的嫔御终久吃不开,朕不也是为你?倒也不全是丹药,药也许有效,朕这些时心也略闲些。岳钟麒和鄂尔泰军事改流差使办好了,朕更要舒展些呢。”

我听着,揉·弄着衣角,许久才道:“四爷……”

“唔。”

“您怎么待我这么好?”

“朕也说不清楚。”

我一眼瞧见四爷手里拿着的那柄断簪,笑问:“那是什么?”

“这是……”四爷又看了一眼簪子,这才递给我,“簪头是个攒花如意………”

我拿着那半枝银簪,只见是约有三寸许长的簪尾。簪尖儿打平磨光了,恰似一枝耳挖子,因年深月久,簪身宝色已退,黑油油的发亮。我用手指轻轻摩挲着,慢慢看清了上面的龙形花纹。

突然,我像挨了电击一样,手一颤,那枝簪“叮”地落在地下!

四爷忙亲自又捡起来,我翻来复去地细看,脸上神色*已经没了喜容,诧异中带着一些莫名的慌乱,问道:“这簪子是十三爷送的那枚……”

“嗯。”

四爷皱眉思索着,喃喃说道,“十三弟不在了,而朕也不知……”

我身子一震,腿软了一下,忙惶惑地摇头,说道:“不会,四爷不会的。”

四爷轻轻舒了一口气,说道:

“没什么,嬛嬛,如果朕不在了……”

他突然顿住,顿了半天,声音也有些哽咽,“你也照顾好自己……”

“唔,好。”

我兀自心中惚惚不安,因见李卫张廷玉方苞正和弘历议事,便转身回了内阁,四爷便问:“是苗疆又有事了么?”

三个人进来,忙跪了下去,弘历缓缓起身说道:“张照奏章到了。他刚去,打了个小胜仗,歼敌五六百,说奏给主子先宽宽心。还有岳钟麒的奏章,请皇阿玛过目。平郡王是给军机处一封廷寄,说谢济世在军中当差用心,且身体有病,请儿臣代奏,可否免罪放还……”

“叫谢济世回来,看哪个部有缺,先补个员外郎。”

四爷定住了心,接过一叠子奏章,一边看一边说道:“谢济世学问不坏,福彭的面子也要紧。”

挪过一份看时,是工部黄永的,因是“侍郎”,人们叫串音,喊他“黄鼠狼”,因觉得不雅训,请旨改外任。四爷丢给弘历,笑道:“黄鼠狼不但吃鸡,也吃老鼠嘛。总是他不自尊,别人才放肆,这个不准。”

又见一份是礼部侍郎蔡毓青的,说是请了几个星士算命,今年流年不利不宜出京,请求“皇上矜全,免以外差委臣”。

四爷偏着头想想,说道:“这一份弘历裁度着办,别派他外差就是了。”

“是!”弘历接过奏折,赔笑道:“岳钟麒上折请罪,建议十六条,请在吐鲁番屯田,在哈密、吐鲁番之间设哨所为久战之计……”

四爷看也没看岳钟麒的折子就撂了一边,忿忿说道:“你给他批回去,身统二万九千名前敌猛士,屡战屡挫,不是将军之罪?过去他倡言要‘长躯直入’,今天又说取守势,为‘久战之计’,没有算计一下后方粮草消耗是多少?这样粘乎,死不死活不活的熬,能保必胜么?——不准,驳下去!”

又扯过张照的奏本,前后看了看,亲自在上面加批:

尔之不负朕恩原可信得及。

黔省苗变已成糜烂之势,然毕竟一隔跳踉之类,不足为深虑,从容收拾军力,调和各部协力徐图恢复不难也。兵者凶也,战者危也,匆徒以文章词赋之事等闲视之,朕日寄厚望焉。

写罢交给弘历,又道:“张照文学之士,把打仗看得太容易了,你再细看看加批,有不明白处和你十七叔商酌着办。”

“儿臣遵旨。”

弘历双手接过奏本,嘴唇蠕动了一下。

四爷磨旋儿样转了一圈,像一捆割倒了的稻子,一下子晕瘫在榻上……

“皇阿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