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河鲜少与慕容照章一起出征,除了建国的时候两位将军曾一起上过战场,后来两人都是分别派潜。
皇后知道,要下两个将军纷纷要上战场,那都是抢着要去立功的,谁都知道倭寇的实力其实并不强。
两位将军其实随便派上一位都足以了,如今两位将军齐上阵,不说实力雄厚,只怕军心也是稳定的。
这么好的机会,皇后自然不会放过让太子去立功,也就像皇上提议说:“皇上总说太子缺少男子气概,不如趁此机会让太子去学习学习?”
这个机会是极好的,两大将军聚首,命谁当首将都不合适,若是太子一同前往,皇上大可把首将只位给太子。
如今太子又和萧山河结了亲家关系,那太子根本无需多担心,萧山河自然会帮着太子打点。
皇后的这个如意算盘打的十分响亮,唯一的难点就是,她并不能确定皇上能否答应。
虽然一心在寻找浅儿以及那个孩子,但皇上心里也明白,自己已经渐渐老去,身下的位置,迟早要让给后辈来,为了能给百姓造福,他的确应该好好培养一下太子。
没有过多犹豫,皇上还是答应了,掉头叹息着说:“皇后考虑得周全,朕也觉得该让太子去锻炼一下了。”
“那么,我就命人去告诉太子了,让他今夜好好准备一下,边境路途遥远,他定是要做万分准备的。”
虽然是皇后提议说让太子去锻炼,可实际上十分舍不得的还是她,如果不是那个还未被找到的潜在对手,她也不会这样去栽培儿子。
以前皇后觉得尽管皇上对这后宫的孩子不温不热,但却十分公平,并没有格外疼爱过任何一个孩子。
可现在为了寻找那个生死未卜的孩子,皇上不稀下了血本,也让她不得不重视往后太子的地位了。
现在皇后只觉得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为了太子的未来,她必须让太子有一些卓越的表现。
即便皇上以后找到了那个孩子,太子的实力摆在这里,皇上也不好轻易去动太子。
所以她急切想将太子的命运与这些臣子们绑在一起,先是武将,往后就是文官们了。
还沉浸在美味佳肴里的皇上绝不会想到,自己以为没有一点城府的皇后,此时已经开始慢慢的为自己儿子铺路了。
他还只觉得皇后有远见,知道太子的缺点,想对症下药,以此来培养太子,却不知道皇后只是对阵下药来巩固太子的地位。
依旧是吃完晚膳,皇上就匆匆赶回了御书房里,即便是和平盛世之年,还是有许多的事物要等着皇上亲子解决。
看着皇上消失在月色的身影,皇后是想留着他的话也不曾说出口,对于皇上她总是这般的小心翼翼。
不多时,太子却匆匆赶来,很明显是收到了让他到前线去的消息,脸色十分惶恐。
这种事情,即便太子想反抗他也不敢,只能来询问自己母后的主意,但实际上这一提议就是他母亲提的。
所以当他走进屋内,皇后只是安静得躺在躺椅中,身边的丫鬟正为她按摩着太阳穴,见到太子进来,马上停下手里的活,福身请安。
“母后,你听闻了吗?”太子急切的询问着皇后,他刚刚得知就匆忙赶了过来,什么整理行李,他根本来不及。
“这就是我提议的。”皇后横眼看着自己这个不争气的儿子,只是上个战场就惊慌失措成这个样子。
若是以后当了皇上,有人起兵夺权,只怕要吓得躲回娘胎了,此时她更坚定了要让太子上战场锻炼一下的想法。
只是太子是想不到皇后的良苦用心,不停的转悠着质问:“母后你是要逼死儿子吗?你明知我从未上过战场。”
“愚钝,你以为母亲会不顾你安危,随意送你上战场,这次战争我们是必赢得,你只需要好好的去看一看,体验一下就可以了。”
她恨铁不成钢的看着儿子,没想到堂堂七尺男儿,比她还要妇人之仁,如此贪生怕死,幸好今日听到这话得是自己,若是皇上……
根本无法想象皇上看到这样懦弱的太子会有什么感受,恐怕会马上就想废太子了吧!
“母后……孩儿知道了。”太子还想再拒绝这个命令,但看着皇后此时的脸色已经十分黑了,若是自己再说,只怕皇后要发火了。
“好好准备吧!到了前线要不可以自以为聪明,凡是多与萧将军和慕容将军商量。”说到这她略有深意的看了太子一眼。
太子也算是没让她失望,理会到了她话中的意思。
皇后特意将萧山河的名字说在前面就是想告诉儿子,无论怎么样他们已经绑在了一起太子兴,则萧府兴,太子亡,那么萧山河也并不会好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