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二十八年。
夏日的午后炎气上浮,连蝉声都歇了,乡间小院里一片寂静无声。溪县的萧家别院里,四周栽着的杨树枝繁叶茂,投下一片绿荫。
萧玉眼帘微垂,懒懒地倚靠在这一片绿荫下头,手里把玩着一把闪烁银光的精巧短匕。随后抬头看了看天色,眯了眼,眸低结出一片郁戾,与明媚的阳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多时,马蹄踏踏声传来。只见一人一骑飞驰而来,直到了别院门口才堪堪勒住马头,一个绿衣姑娘从马背上飞身而下,朝着萧玉快步走去。
“小姐,洛阳箫音楼的消息!”说着便递上去了一封火漆封口的信笺。
箫音楼是萧玉悄悄儿安置在洛阳的暗桩。箫音楼,如此雅致的名字,实则是青楼欢场。唯一不同的是,这箫音楼里,都是清一色的男子,而且是琴棋书画各有所擅的美男子,他们吸引的都是名门贵族家里的女眷,在**刺探消息,真真儿无往而不利。
今天的箫音楼,又迎来了它的老主顾,萧家的夫人,常岚。
萧家乃是望族,萧家老爷萧山河如今是定安大将军,也是萧玉的老父亲。萧玉的生母何氏原本是萧山河的正室夫人,可是几年来只生下了萧玉一个,尔后肚子就再没动静,这般便让萧家的老太君不悦。
而在在萧玉两周岁时,原本只是二夫人的常岚又有了孕,可却屡动胎气,甚至险些滑胎。不知从哪里请了个道士来看,说是不详冲撞了二夫人,而这个所谓“不详”,就是不到三岁的萧玉。
于是呢,老太君大怒,萧二夫人就借着这个由头将萧玉赶去乡下别院,美其名“修身养性”,大夫人何氏不忍看亲女独自颠沛,自请同去。在萧二夫人的枕头风攻势之下,萧山河竟同意了结发之妻去了那贫瘠之地。
而萧山河是一员武将,时常需要行军打仗,于是甚少归家。所以,他家夫人也没少往这箫音楼里跑。
只不过今日的萧二夫人,不,现在已经是正室的常岚来箫音楼的时候,脸上没有带着笑,甚至在与平素里喜爱的清和公子欢好之时,情绪也不是非常高昂。
清和公子见状,温声道:“夫人,可是清和哪里不对,惹了夫人不快?”
常岚这才发觉自己的情绪流露的太过明显,低声道:“这倒不关你事。是我家里那该死不死的老货竟然要把那两个小贱蹄子都接过来,本夫人当初花了多大功夫才把她娘儿俩送走,这还没过几天好日子,竟然就要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