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行酒令(2 / 2)

捡个藩王来种田 茗香 1662 字 1个月前

宫女为知荷郡主摆的是古琴,所谓琴瑟和鸣,历来是夫唱妇随,夫妻关系和谐的一种体现,而这知荷郡主竟然叫东方纯和她合奏。

她含羞带怯的表情把她的心意表露无遗,这让太后娘娘面上表情有些尴尬,也让在场的少男少女竖起耳朵,关注东方纯的回答。

田小苗也看似面无表情的看向东方纯,心里却有些紧张。

她当然不想东方纯和知荷郡主合奏,但是,东秦国和西月国两国的友谊刚刚迈出了第一步。

而联姻恰好是稳固两国关系的一种常见手段,如果知荷郡主就这样被东方纯拒绝,岂不是又把两国的关系给搞僵了?

虽然东方纯对她特别一些,但是在国家利益和私人利益面前,这个清冷的少年会做什么选择,田小苗心里并没有谱。

她现在有些怨东方纯为何那么高调地和“琵琶姑娘”合奏着出场。

只见身着蓝色亲王服的东方纯挺有礼貌的站起身来,朝着知荷郡主略表歉意地拱了拱手:“惭愧,纯只会吹这首曲子,如若知荷郡主不介意,纯愿与知荷郡主合奏一曲。”

东方纯和“琵琶姑娘”合奏的那首曲子,时间也挺长的,不巧的是这首曲子是东方纯所作,虽然“琵琶姑娘”会弹,东方纯也会吹,但这知荷郡主显然没有碧月郡主那过耳不忘的能耐。

当下她就红了两颊,连连摆手:“那不劳烦纯王爷了!知荷失礼了。”

田小苗倒是没想到这事这么简单就解决了,这东方纯也算不上拒绝了知荷郡主,但是明眼人也能看出他对知荷郡主的疏离之意。

知荷郡主仍旧是弹古琴,只是她似乎有些分神,虽然田小苗没听过这个曲子,但是她总觉得在座众人的神情有些怪怪的,最后知荷郡主勉强弹完一曲,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不过太后和稀泥和替人解围倒是一把好手:“今儿知荷给哀家奉茶时不慎烫伤了手,没想到她竟然能忍痛弹完一整首曲子,知荷郡主的心性着实难得!哀家要重赏!”

太后竟然这么说了,底下倒是一片附和声,而知荷郡主的脸色也渐渐好看了一些。

这击鼓传花倒是没让田小苗上去表演才艺,除她和小丫之外的参加击鼓传花的人都表演了。

也不知道是击鼓之人有人提醒,放过了她们,还是她们运气不错,刚好不用表演。

不过击鼓传花之后竟然还有节目,叫什么行酒令!

这个行酒令要求在极短的时间内以花为题做诗,然后给下一个人指定给哪种花作诗,这次连太后,皇帝,东方纯以及似乎一直被人欠了八百吊钱的脸色黑黑的摄政王都参与了。

最先就是太后,她倒没有用花,倒是用御花园内的万年青作诗一首,寓意极好,说是西月国万年长青!

然后指了摄政王萧炫宗面前洁白的山茶花给摄政王行令。

田小苗猜想太后摄政王和小皇帝要用什么作诗是事先通过气的,所以她这个便宜爹摄政王文采那么好,竟然能用洁白的山茶花,表明自己心志高洁,忠心为国,她觉得是作弊的,不值得崇拜。

但是那些王公贵族的少男少女们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对摄政王的奉承倒是一直没有少过。

给小皇帝行令是以喇叭花为题,小皇帝也略作沉吟便作诗一首,自然又是引起一阵喝彩。

然后是从东方纯开始行酒令,这样一来,田小苗就轮到了最后。

她倒是并不慌,好歹从小到大背了不少古诗,她虽没有这些人的诗词底蕴,但是要背一些诗句出来,还是相当随意的。

原本知荷郡主对田小苗并没有表现出太大恶意,只是隐隐让田小苗知道她看不起自己,面上却并没有撕破。

谁知知荷郡主在意的东方纯的目光常常停留在田小苗身上,被她给注意到了。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座位正对着田小苗,田小苗对他搔首弄姿的,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反正这情形让知荷郡主十分不满,因此借行酒令的机会,给田小苗出了一个难题。

那就是摄政王已经做过诗的山茶花。

摄政王的诗,有霸气,有忠心,有意境。

摄政王又是田小苗她父王,知荷郡主相信这个流落民间十几年的清灵郡主并没有什么文采,更不可能超越她父王或者和他平分秋色,而摄政王已经以山茶花作诗,这个清灵郡主更会被摄政王的诗句打出原形,在众多王孙贵族和东方纯面前丢脸。

田小苗倒是没有多想,关于山茶花的诗句在脑子里转了又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