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还不止,伍氏觉得自己和儿子田豹都又被掌嘴又被扁担重生地打了二十下,但儿媳刘氏却没有一点损伤,心理已经不平衡了。
她没有庆幸这样刘氏可以照顾她和田豹,只是觉得刘氏没有替她或者替田豹挨打,那就是大罪!
更加上她从小捧在手心里的亲儿子田豹,竟然在关键时刻舍她这个亲娘而保嫁过来并没多久的媳妇刘氏!
这些都是伍氏怨恨刘氏的原因,相比之下,不替她入奴籍这一点倒是显得微不足道了。
因为虽然签了卖身契,但她还是住在自己的家中,和自己的儿子住在一起,有儿子的照顾,就算是奴籍对她而言影响其实并不大!
本来刘氏是伍氏娘家村里的姑娘,长得挺水灵,家里姐妹多,家里条件也困难,伍氏回娘家的时候总是吹嘘自己在上河村,那家底算是数一数二的丰厚,从小又把自己家的田豹夸到天上去了,什么聪明有福,刘氏偶尔听到当真了,注意到田豹。
别的不说,田豹这人长相还不错,田小苗眼中田豹的肥头大耳,到了刘氏眼中就是福态之相!有官相!
看田豹的手细皮嫩肉的,像是没有做过什么粗活一样,跟村子里那些糙汉子比起来,简直就像个富家大少爷。
刘氏就信以为真,以为伍氏家里条件有多好,因此对田豹免不得,多了几分小心思,无非是希望自己不要在这么辛苦的天天干活,也享受几天清闲的日子。
而田豹那时本就是青春少年,对异性也正是懵懂好奇渴望的时候,看到刘氏长得水灵灵的,一双眼睛能勾人魂,见到刘氏眼睛就挪不开了。
刘氏在村子里口碑倒是不错的,因为家里姑娘多,她又是老大,本来平时做的活计就多,勤劳肯干自是不在话下,否则连肚子都难填饱。
因此伍氏见儿子对这刘氏一门心思的,看刘氏长相也不错,又是屁股大好生养的,虽然刘氏她娘生了一堆女儿,但也生了两个儿子。
伍氏认定了刘氏和她娘一样是个能生的。
一打听,刘氏还勤劳肯干,家里头条件又不怎么样,恨不得把女儿卖了换几个钱,刘氏就着媒婆上门提亲,只几两银子就娶回来这个儿媳妇。
伍氏这边对刘氏父母早就有言在先,这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日后可就是他们田家的人了,过日子嘛,摩摩擦擦的总是有的,但是如果娘家掺合进来,那就不是小摩擦了,极有可能就到了休妻的地步。
这刘氏的父母也都是胆小的,老实巴交的农民,极容易拿捏,一听到伍氏提休妻,屁都不敢放一个,生怕刚嫁出去的大女儿被休了回来,她家这还有四五个丫头呢,谁家还敢来求娶啊?
因此刘氏父母一狠心,几乎当自己没有了这个女儿,自刘氏嫁过来之后,她父母还从来没来看过她,就连她偶尔跟着伍氏回娘家,她娘家人也不让她报怨任何有关她婚后生活不好的事。
就只是不断的安慰她,女人都是这样的,多年的媳妇只要熬成婆就好了。
刘氏嫁到田家之后就发现田家也只是普通家庭,田豹之所以长得那么细皮嫩肉的,那是因为里里外外的活都有,二哥二嫂在做,田豹不用做。
刘氏原以为她也可以跟着田豹沾沾光,少做点活,谁知伍氏一等她嫁过去就把她手里的活全交给刘氏做了。
不过即使这样,相对比二哥二嫂,她的活计也不算重,因此,刘氏内心还是挺满意的。
尤其新婚燕尔,田豹对她的身体很是迷恋,对她也是万般的好,这田豹虽然没有伍氏说的那么聪明绝顶,但的确是个有福分的人,就连在农家也能过着大少爷一般的生活,刘氏除了出嫁从夫的心思之外,从心里也是认为田豹上一世一定是积了很多福报,这一世来享福了。
说不定他福报够多,子孙会有成器的,抱着这样心思,刘氏一直等着自己肚子里有动静,生下个说不定是状元郎的儿子来!
谁知好景不长,二哥田虎上山打猎的时候被熊瞎子给打伤了,虽然没有被熊瞎子给吃掉,但是抬回来之后不久就不治去世了。
这下子,家里的主要劳动力没有了,伍氏把田里男人的活计都让二嫂李氏和她去做,甚至有时伍氏自己也下地去干活,却仍然让田豹呆在家里养膘。
她天天做活做的,觉得骨架子都要散架了,比在娘家要做的事情多多了,可她才刚嫁到田家来,这样的日子还长着呢!
她不愿意这样辛苦,小意温存后也缠着田豹撒娇,又给田豹拼命戴高帽子,说他是自己心目中的英雄,田间地里的活他虽然从未做过,但想来他一定是能做好的。
如此一些甜言蜜语加这糖衣炮弹给田豹射去,这田豹还果真主动要求和刘氏一块儿下地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