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有人找(2 / 2)

两人相互对视一眼,确定眼前这个毫无礼仪的王妃,真的能够全盘将《礼运大同篇》背诵出来?

秦云作揖道:“是下官来的唐突了,只是下官听人说,王妃不仅能够将《礼运大同篇》背诵出来,更明白个中深意,下官就擅自来了府上,还望王妃解惑。”

动作可真快。

楚瑾掩去眼底的冷意,笑道:“看来两位大人收风挺快的,算算时间,距离本王妃背诵还不到两个时辰。”

“王妃竟然能明白《礼运大同篇》个中深意,此等天赋,岂是常人能比,要知道,这专论,可是流传千年,经久不衰,是咱们南霜国开国之根本。”

额。

孔夫子的《礼运大同篇》居然是南霜国的开国之根本?!

太奇怪了吧。

明明应该搭不上线,怎么会。

楚瑾心里有疑惑,难道这个时空,和她的世界,有交接。

“你们可听过李白、杜甫等人?”

“不曾听闻,是锡郡国论礼的高人吗?”

秦云谦卑地询问着,一点儿也不像是来找茬的。

楚瑾心里就更纳闷了,单单知道孔夫子,不知道大诗人?

这里,处处都透着蹊跷。

“呵呵,我只是随便说说,他们写诗的,写的挺好的。”

“哦,”秦云直奔主题,“下官今日是来求教的,还望王妃不吝赐教一二。”

楚瑾端起茶,小呷了一口:“你们坐吧,赐教不敢当,就是说说自己的看法而已。不过我很好奇,礼运大同不过区区百余字,可我听人说,就是你们礼部,都有许多人背诵不出来,这就有些奇怪了。”

“王妃有所不知,礼部从来不会死记硬背,尚书大人有令,礼运乃礼法专论根本,不允许死记硬背,可礼运之中藏着太多信息,若是慧根不够者,不管怎么理解,都无法背诵,所以礼部倒是有一半以上的人,都不会。”

原来如此。

楚瑾总算是知道了,为何胡嬷嬷如此笃定地吃了她不会背,原来对《礼运大同篇》有误解。

幸好有误解,不然找个又长又难背的书回来,她才麻烦了。

“其实,我也是误打误撞的,以前听乡下的老者说过一点点。”楚瑾回想了下在课堂时候,老师教的那些,“《礼运大同篇》是论述礼之源头和礼之实的专论,表面上好像是在记录帝王时代的礼乐之因革。不过,礼运里面最脍炙人口却是大同和小康的思想,算是一个理想中的世界图腾。”

“大同和小康?”

“大同和小康,是相对的两种社会形态,在对立之中相得益彰。”楚瑾想了想,“如果按照辟雍学院的七个院来分,大约这种思想是在天机院和玉衡院修行的。”

“可礼运不应该是儒家的学说,应该在天枢院修行吗?”

“我明白你们的问题出在哪儿了。”

楚瑾温柔一笑:“你们对学问的区分太过严苛,其实诸子百家是有共通点的,没有一家是可以一枝独秀的,太过泾渭分明,会导致一种学术的偏激,甚至缺失。就像刚刚说的大同一样,无私欲、无阴谋、无盗窃、无造反,就叫大同,也是天机院奉行的无为而治。”

“当然,如果你要分的这么详细,就会钻牛角尖,你不管做什么,都会有束手束脚的感觉,大同不仅仅是道家一直追求的,也是儒家一直向往的,甚至是咱们人,都很想要得到的。”

赵念义听的脑袋都快要晕了:“王妃可不可以再说浅显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