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顶下守着的怀仁为难地取了酒过来,只能坐在地上呆呆地等着两兄妹喝醉再找人抬二人下来。
周延年的心情也不好,午时的时候罗中来请他用午膳,却被他拉过去打了一顿,晚膳时分李云又来了一趟,也一样被打了个鼻青脸肿。
沈侧妃也是入了玉牒的皇家儿媳,如今莫名身死,宫里怎么都是要问上一问的,皇后那边自然会护着,但太后却不是个好相与的,一听说沈氏离世的消息就立刻叫了皇后询问,林后自己都不是很清楚,只能马马虎虎地随口诌了几句,太后不好骗,最后下令皇后三日内查清此事再来回她的话。
林后无奈地应承下来,但几次派人过来询问都被罗中给堵了回去,这才坐不住让李云来问话。
周延年的状态不好,阖府上下无一人敢出现在他面前,府里的气氛压抑至极。
李云被打了之后自然是不好再去回皇后的话,只是派了下人传话过去说二皇子今天心情不好,请她过几日再派人来。
皇后这边听到了李云的回话之后大怒,气的摔碎了一套茶具。
“娘娘莫气,”身边的老嬷嬷和着语气安抚:“二皇子到底年轻总有些年轻气盛。”
“他何止是年轻气盛!。”阴阳怪气地嘲讽了一句,皇后道:“本宫现在才后悔起了,当初粗如何能同意与他联手,这样不成器的性子,怎么能撑得起周家祖先辛苦创下的基业。”
“二皇子的心思其实是极灵敏的,朝中的事情处置的也很好。”
“很好?”皇后嗤笑:“朝中除了一个李云他手下哪里还有什么可用之才,新晋的举子们早入京了,可是他现在在做什么,还说周延轻儿女情长,他又好的到哪里去!”
“娘娘,皇上来了。”
皇后深吸了一口气,看向殿门口的宫女:“现在到哪里了?”
“约莫已经到宫门口了。”
皇后站起身来,对着周边的宫人开口:“走吧,去迎驾。”
老嬷嬷看着皇后举止雍容地迈出了宫门口,忽然就想起了护国公府的洛大小姐,那个女子举止或许无度,却端的是淡定从容,比起皇后这般的矫揉做派,那个女子的气魄其实比皇后还胜了一筹。
到底是几百年的皇族后嗣,无论江山如何变迁,那份皇家气派却是变不了的。
皇上不多时便带头走了进来,一应众人随同在他身后。
老嬷嬷收拾好了地上的碎瓷片正要出门,被皇上给读了个正着。
皇上看了一眼老嬷嬷手里的东西,回眸看向皇后:“这是怎么回事?”
“臣妾不小心摔碎了茶具……”皇后轻轻笑了一下,看向老嬷嬷:“嬷嬷快下去吧,权做是碎碎平安了。”
皇上笑了一声:“百姓家的老说法了,你倒还记得清楚。”
老嬷嬷闻言走了下去,皇后上前一步扶着皇上坐下来:“当年李后姐姐最常说的就算这些百姓家的俗语,臣妾耳濡目染,自然也学了些。”
“心儿……”皇上想起了那张倾城绝世的脸,一时间没了话。
林后看着皇上的表情冷冷地勾起了嘴角,稍纵即逝的神情,“皇上可是想起李姐姐了?”
皇上抬眸看向林后,没有说话。
林后恍若未觉,自顾自地坐下来,接过宫女新上的茶壶为皇上倒了一杯茶:“臣妾也想李姐姐了,当年盛都故宫的事情还历历在目,可是转眼间,当年的那些老人却都不在了。”
“你倒是有心。”
“李姐姐待臣妾那么好,臣妾当然是要记挂的。当年李姐姐一曲梅花落名冠了盛都城,如今二十多年过来了,想来她若是还在的话,也应还是当年的绝代芳华。”
皇后说着又将名冠落向皇上:“当年皇上不就是因为李姐姐的那一瘦曲子才对她青睐有加的吗?”
皇上脑海中不由自主地出现了你长如诗如画的绝色容颜,尘封了多年的人,一旦再出现在记忆中就是席卷一切的去势。
皇上也看了看身边的女人,当年他之所以娶了她,其实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她的乖顺,可是近些年来她似乎越发看不清自己的位置了,竟然还敢在他的面前提起心儿,她也配吗?
“御书房还有事,朕先回去看折子了。”
林后见皇上起身忽然叫住他,“皇上,若是当年梅林奏曲的人是臣妾而不是李姐姐,您可会多看臣妾一眼?”
“皇后脑子混了,还是多休息吧。”皇上看也不看她一眼,抬起步子便出了宫门。
皇后望着皇上的背影远去,不知怎的,泪水就从眼里流了出来。
不过几息之间,便已泪流满面。
人人都觉得她是胜者,可是只有她自己知道,她虽然赢得了这个皇后的尊位,赢得了皇上正妻的身份,但是她从未得到过那个男人的心,即使一时一刻也没有。
那个看起来与世无争的李明心,那个徐娘半老的李后,才是真正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