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治标不治本(2 / 2)

我也不想做女皇 丙火 1715 字 1个月前

卢照邻有了一定的资金后,跟林婉月汇报了情况,林婉月吩咐卢照邻,招收一些学徒,好好学习西医技术,自己也抽空做了一些讲解,包括基本的护理方式,包扎急救手段等。卢照邻的父亲,也用了青霉素消炎,身体健康大有好转,卢照邻更加对林婉月感恩戴德。

就在这边忙着医疗事业的时候,文思公主在宫内可是一点也不高兴,但是她并没有闲着,答应和亲后,父皇也解除了禁足。

她找人弄了一些情药、蒙汗药,悄悄地藏起来。

松赞麻布又派了自己的得力干将禄西将军来出使,代表自己这边,一起接文思公主入土蕃。

松赞麻布为了文思公主,不惜跟大万朝大战一场,已经人尽皆知,因此文思公主貌美如花,或者是倾国倾城的传说风靡天下,除了禄西将军,印度,大食、吐谷浑的求亲师团,还厚着脸皮继续前来。

皇帝本以为自己答应了松赞麻布了,其他国家的就不会有动静了,这次的情况,让他十分意外。于是,他只好弄了一些难题来考他们。

第一道题是命令使臣辨认出一百匹母马和一百匹马驹各自的母子关系。各国的婚使不是按毛色区分,就是照老幼搭配,或者是以高矮相比来区分,结果都以失败告终。

而禄西将军把母马和马驹分别关起来,一天里只给马驹投料,不给水喝。第二天,将一百匹小马驹放到母马群去,口渴难忍的小马驹都纷纷扑向母亲吃奶,它们的母子关系就被轻易地分辨了出来。

第二道题是不能用火柴点火,如何取火。各国的使者,只能采用钻木取火的办法,而禄西将军,则是看到远处有个火炬在燃烧,直接就去那里点燃借来火种,因为皇帝并没有说不可以“借”。因此他又胜出了。

第三道题是夜晚出人宫门不迷路。一天夜里,宫中突然鼓声阵阵,皇帝传召各路婚使赴宫中商量事情,走的是左绕右拐极为复杂之路。

聪明的禄西将军马上意识到这也是一场考试,于是在前往途中做了一些路标。果然进宫后皇帝又命他们按来时的路返回,途中不能走错,结果又是他又快又准。

第四道题是辨认公主。两百名宫女衣着打扮一样,相貌相似,分左右两侧排列宫中。皇帝亲自测试,令使臣们从中认出文思公主。

使臣们被众多相似的宫女弄得眼花缭乱、不知所措。禄西将军却顺利地指出左列中第三位就是文思公主。原来细心的禄西将军出发前,就问过松赞麻布,因为松赞麻布见过公主,知道公主眉心有一颗小朱砂红痣,因而一认就准。

考了这么多,皇帝觉得禄西将军聪明伶俐,如果土蕃有这样的臣子,兴盛也指日可待,但是他也想着为己所用,就问禄西将军可否留在帝都任职,自己也可以将其他外孙女嫁给他,但是他说自己有了妻室,谢绝了皇帝的好意。

虽然很遗憾,但是禄西将军这次为土蕃挣足了面子。此时传播开来,对于大才子王勃和骆宾王来说,他们心里都不屑地说道:哼,洒洒水了,不过是小儿科的游戏,换了老子,分分钟能赢你。

皇帝想着,文思公主好歹也是自己的掌上明珠,不如给她一些选择权,就派人问问她,出嫁需要什么嫁妆。

文思公主心里没主意,就唤人找来王勃。

此时王勃想着要去到土蕃这么远,又是长久地见不到林婉月,心里就一点酸楚,又要陷入相思了。却被公主下人唤过去,他忐忑不安地跟着到了公主府上。

“王公子,父皇问我要什么嫁妆,我自己没有主意,你可否替我想想?”文思公主问道。

王勃行礼之后,说道:”金银珠宝这些是常规的,肯定要有,但是并不是主要的,据臣所知,土蕃的生活习俗跟中原不一样,恐怕公主过去,生活不便,最好能带上工匠、书籍、药材、农作物的种子。此外,臣以前跟那边的人贸易往来,了解他们比较崇尚佛教,所以公主也可以带上一些佛教的器物、佛像和一些僧侣过去。“

文思公主很是满意王勃的建议,于是原封不动地转达了皇帝,皇帝下令照办。

宫里人开始忙忙碌碌,为文思公主准备嫁妆,同时一些愿意远行的僧侣也陆续报名。

骆宾王此时,正在唉声叹气,想着帝都生活才逍遥了这么点时间,就要去边塞,也是闷闷不乐的。

到底公主出嫁路上会如何呢?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