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贞顺皇后更是十分看顾,视之为半子。
安大将军才能出众,更难得的是品行端方,知恩必报。
绝不会做出对不起先皇后和先太子之事,更不会举兵造反!
此间必有误会!
老臣自请前往玉门关与安大将军面谈,以免因不必要的误会而至我大萧边境不稳,生民涂炭!”
夏首辅这番话一落,众人皆是动容,纷纷自请。
孝仁宗一言不发,神色阴晴不定,夏首辅所说,不无道理。
但再有道理也逃不过一个事实——就因为安北手握兵权,他要他这个一国之君咽下孙子被杀的屈辱,向一个臣子低头!
“皇上,西北有变,唐某恭为兵部侍郎,奏请前往西北军中查清原委。
不令西北军生变,更不令皇孙枉死!”
唐知味清凌凌的声音压住了满殿躁动,孝仁宗烦躁虚弱的大脑瞬间为之一清。
不令西北军生变!
不令皇孙枉死!
听听!
听听!
这才是为君分忧的臣子该说的话!
那些个老顽固只会指责他“逼反”安北!
夏首辅听出唐知味话音与众不同,忙道,“此去颇有风险,唐大人文弱书生——”
唐知味微笑作揖,“家国安危之际,唐某当仁不让!”
“好!”
孝仁宗抚掌称赞,“那就辛苦唐侍郎跑一趟,务必要查清真相!”
让朕名正言顺地刮了安北全家,再收回安北的兵权,当着西北军的面生煮了他!
……
……
唐知味出宫后,匆匆赶去有间医庐,简单交代了自己要去西北的事,就匆匆要走。
白前忙叫住他,“等一刻钟来不来得及?我给你准备些药物”。
唐知味微愣,随即连连点头,“来得及来得及!”
白神医开口要为他准备行李,来不及也得来得及!
白前交代小草去买干粮,自己则抓紧时间为唐知味准备常用的药品,末了又将刚做好的甘草桃肉全部塞进唐知味的行囊。
唐知味全程笑眯眯地看着,待她将行囊收拾好交给他,才笑吟吟道,“果然患难见真情,我原来还以为白神医恨不得我离得远远地呢!”
白前拧眉,“什么患难?安北难道还能怎么样你不成?”
唐知味粲然一笑,“那倒也是,不过不管原因如何,白神医的心意,我领到了,一定不负白神医所望,好好地回来”。
他说着俯身长揖,“白神医,保重!”
白前福身回礼,“唐大人,保重!”
小草采买好干粮就看到了这一幕,不由捂住心口,唐大人和小姐这么相对着行礼真的好好看啊!
好看得,好看得,像一幅画!还是孔姑娘的画!
小草用尽自己一生的想象力,终于想出了一个十分恰当的比喻,不由咧开一个大大的笑来……
……
……
唐知味走后第七天一大早,安北举旗造反,一路势如破竹,连下幽云十六州,越过中山,停在了易水对岸的消息就送到了京城。
算着时间,唐知味应该正好赶到了易州,正好与安北的叛军隔着易水相望。
消息传来,满殿皆惊,孝仁宗半晌没能回过神来,安北竟然真的反了,怎么可能!
明明他最是孺慕阿绣,又与太子相交莫逆,阿绣与太子最是看重这大萧的万里江山和百万子民,他怎么可能伤害阿绣和太子最看重的东西——
夏首辅当即道,“安北狼子野心,不诛不足以明皇威!还请皇上立即点将点兵,镇压反军!”
孝仁宗心下微松,舅舅虽则过于刚正顽固,但到底还是向着他的!
他这口气还没吐出口,就听夏首辅破口大骂,“官逼民反!
安北固然狼子野心,皇上也是失德失行在先,才给了安北清君侧的由头!”
安北举兵打出的口号就是“清君侧”,清的是鸠占鹊巢,却残害皇嗣,又与庶子闽南王“不清不楚”的白贵妃。
“大萧自开国以来,除外族偶有侵扰外,百年承平繁盛。
交托到皇上手中,一方守边大将举兵造反不说,用得竟然还是那样可叫皇上遗臭万年的理由!
还请皇上立即赐死白庶人,下罪己诏,反思己过。
从此静心慎行,勿因一己私欲伤江山社稷,百姓子民!”
孝仁宗面色铁青,流言刚出,闽南王就进宫自辩,将事情始末说了一遍。
闽南王是他第一个孩子,也是他和白贵妃情最浓时的孩子。
虽则因为种种原因,他不能公开他的身世,但也因之对闽南王心存愧疚。
他又怎么可能怀疑他和自己的亲生母亲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关系!
再说了,白贵妃被萧序洒了臭粉,臭不可闻,他已经很久没去冷宫了!
安北明明就是在找借口,竟然也是他的错!
听说白氏整个人都散发着恶臭,且经月不消后,他对她最后一点情分也磨灭了。
倒也不是不能赐死她,但却绝对不是在安北的胁迫下赐死她!
安北那个混账打的什么算盘,他一清二楚!
不过就是看白氏受宠,又在阿绣死后占了她的甘泉殿,所以处处针对,想向外人昭示他不忘旧主,好叫自己造反更名正言顺罢了!
“夏首辅慎言!皇上如何言行,又岂是为人臣者可以置喙的!
别说事实绝不向安北宣称的那般不堪,就算真的是,难道就是他安北造反的理由?”
发话的是礼部文尚书,原本他与兵部许尚书一唱一和,许尚书又远比他口舌伶俐,十分能压住场面。
但许尚书已死,他就有些力不从心,很快就在夏首辅等人的唇枪舌剑中败下阵来,凭着最后一丝倔强喊道,“首辅大人仗着皇上仁慈,仗着先帝遗令,仗着国舅爷的身份,每每不分青红皂白指责皇上,是为不敬君上!
臣请皇上降罪,以正君威,以儆效尤,以杜绝日后再有效仿安北者!”
文尚书这番话简直说到了孝仁宗的心坎上,只他到底对夏首辅敬重有加,并未出声斥责,只道,“尔等勿要公私不分,更勿要本末倒置。
如今是令尔等商议如何平叛,不是叫尔等于殿前争执失仪!
诸卿以为该遣哪位将军迎战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