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荷和阮时几人汇合之后,如蒙大赦。
“东省的人也太热情好客了,差点就没把我自己交代在这里。”宋清荷和几人说笑几句。
阮时哈哈大笑,“东省的好客是全华夏都有名的,自然是热情。”
“而且东省作为孔子的故乡,对迎客往来更是不予余力。”
几人到了曲阜,首先就直奔孔庙。
曲阜孔庙以孔子故居为庙,岁时奉祀。
现存的建筑,大多是明清时期的建筑。
“这里与相邻的孔府、城北的孔林合称三孔。”阮时笑着跨进大门,“咱们就去瞻仰下圣人气息,说不定自己肚子里的墨水也会多点。”
“时哥,咱们几个里面要是说谁肚子里墨水多,那肯定非你莫属。”蒋瑶瑶笑嘻嘻的挂着宋清荷胳膊,“我估计我看的书还没你一半多。”
“这里就是杏坛了,据说这里是孔子讲学的地方,因为周围环植以杏,所以命名为杏坛,这里是北宋时期建坛,用来纪念控制杏坛讲学的历史故事。”
阮时带着几人在孔庙里转悠,“曲阜孔庙是儒学崇拜的圣地,是华夏古代祭孔活动的祭祀场所。”
“同时,曲阜孔庙也是传承孔子思想、进行文化教育传播的学校。”
“庙学合一的体制,使得孔庙与学校功能的结合,学中设庙,在学生在此学习文化礼仪的同时,也传播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儒学的文化财富,是属于整个华夏的。”
“以前的华夏为了加强政治统治与厉行教化,控制推行着孔庙的祭祀活动。”
“遵循孔子所创,有利于国家建立有序社会,实现封建专制统治。”
“祭祀孔子,乃推崇其所创思想学说。”
“所以说,现在的孔庙,见证了两千年的春秋岁月,见证了以前古华夏的发展脚步。”
“通过对建筑和祭祀的研究,能够对儒家乃至华夏古代思想文化的演变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
出了孔庙往东走,就是孔府,是孔子的世袭衍圣公的后代居住的府第。
孔府正门坐北朝南,迎面是一个粉白的大照壁,门前左右两侧,有一对2米多高的圆雕雌雄石狮。
二门则是建于明代,有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手书的“圣人之门”的竖匾。
整个孔府保持的是清末、民国初年的陈设。
最重要的是孔府里面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历代皇帝为了显示对孔子及其子孙的重视,一直多有赏赐。
他们最后去的一个地方是孔林。
孔林作为孔家子嗣的家族墓地,又被成为圣林。
孔子墓位于孔林中部,封土呈偃斧形,汉代设祠坛建神门,宋代刻制石仪,元代立碑、作周垣、建重门,明代重建享殿墓门、添建洙水桥坊和万古长春坊。
所以最后呈现出来的,是历经了很多朝代之后的样子。
孔子的丰功伟绩,作为华夏人就无人不知。
不得不承认,作为圣人,他对华夏的深远影响是无人可敌的。
几人从孔林出来,都无比感叹,孔子真是当今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