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我怎么信你(1 / 2)

擢州的人马不停蹄研究治疗疫病的法子,由傅辉带兵押送上京的随州县令等人也九月十二进了皇城。

皇帝得了消息,总算知道擢州那些流民的是从何而来,发了好大一通脾气,下令将随州县令和司马的府邸,田产充公,全力为擢州疫病补贴,随州县令等人三日后问斩。

这不查不知道,一查才发现擢州县令这么些年的房产,地产包括黄金都不知道攒了多久,抵得上半个国库,如今充公之后也算是为黎民添了几分功德。

“你说说,这些人拿着天家给他们的权利,如此这般肆意妄为,欺压百姓,欺瞒朝廷,珉山显本来能够自给自足,无需其他,都让这些蛀虫给害了。”

皇帝萧启将递上来的奏折往桌案一丢,颇为生气的向太子和首辅吐槽。

阮青山双手交叠立在一旁,神色凝重,略一沉吟便开口劝道:“陛下,幸好有御史及时到了擢州查出来此事,也给了朝廷能够及时补救的机会。眼下,解决擢州的疫病和重建岷山县乃是重中之重,还望陛下保重龙体,莫要动气。”

他说着拱手一拜,一旁的太子也连忙附和,“是啊父皇,老师说的不错,随州这些为官没有半点体恤百姓之德,坏了岷山县的根基,您也得保重身体,才能为珉山县指条明路。”

萧启来回踱步,神色依旧凝重,听见两人的话也是颇为赞同的点点头,“罢了,太子,你让傅辉带着物资快马加鞭赶去擢州,勿要耽误了擢州那么多人的救命时间。”

“是,傅大人今早已经整兵出发了。”

“阮阁老啊,你觉得珉山县的重建工作交给谁比较合适?”萧启得了答案,满意的点点头,这才又看向首辅。

“回陛下,依老臣之见,此事应交由工部,一来工部代表皇室,由工部出面也是代表陛下您没有忘记岷山县的人,二来工部对这些了如指掌,让他们去工程也会快些。”

“太子,你怎么看?”萧启转头看向萧易,询问他的意思。

萧易一顿,拱手拜下:“老师说的不错,只是这带队之人不知老师想由谁去?”

阮青山抬头望向陛下,又看看太子,轻声道:“工部张正。”

方明那些人上京被太子关押起来,六殿下萧南没有找到方明等人的影子,没想到却等到了随州县令徐莱进京。他原本心里就慌,待徐莱进京直接被吓的卧病不起,太医来看过,只说是惊厥过度,需要静养。

王府的后院里,萧涣闲坐,与燕世安弄风赏景,听见陈猛回禀的消息,端茶的手一顿,不屑的从鼻子里哼出声来,暗骂一声“蠢货。”

燕世安眼眸微闪,起身为萧涣倒上一杯茶,一边问道:“殿下,这六殿下有了宁城的教训,还不早些将随州的人撤回来,这不是等着人去查吗?”

“撤回来能怎样,炸了的山和洪灾就能掩盖过去吗?他自诩聪明,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没想到到头来反被她自诩的聪明给出卖了,他最好祈祷燕徵发现不了他盖的府邸,不然他的死期也就不远了。”萧涣嗤笑一声,眼底颇为不屑的神情,提起萧南就好像是什么恶心玩意一样。

“殿下说的是。”燕世安轻笑一声,颇为赞同的点点头。

“对,方明他们查到在哪了吗?”萧涣眸子陡然一愣,语气带着几分急切。

“似乎是被秘密押送进京的,应当是被太子关在了密室,只是下官有些看不懂太子的意思,抓着这么一个大把柄,太子竟然这般沉得住气。“燕世安说着,眉头凝成一团,颇为不解的模样。

萧涣却是哼了一声,为何这般沉得住气一言不发,萧易不过是像等一个确切的消息。

等燕徵找到那人,那么当年的事便都能解释的通,真正通敌叛国的人不是燕徵,而是另有其人,与边陲之国合作的是他萧涣,有这样确切的消息就能将他一击毙命,再无翻身的可能。

萧易的算盘打的久远,不肯在此之前打草惊蛇,可他却不能这般坐以待毙,“找的人到了吗?”

燕世安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他的意思,眸子倏然严肃,“武侯侯去接应了,大概今夜就能进京。”

“让人继续查方明,查到了一个不留”萧涣端起茶盏仰头一饮而尽,眸子里闪过一丝狠厉。

知道擢州这些流民的来源,又的知了珉山县众人的遭遇,燕徵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一个小小的县令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胆子,炸山欺压百姓淘金。

他派人特意去查过这个县令背后的势力,才发现此人竟然的六殿下萧南的舅舅有亲戚的血缘,是萧南舅妈老家的堂弟。

仗着有个当贵妃的堂姐,在随州耀武扬威,平日里就爱其他百姓,按着贵妃的名头买通了考官做了随州的县令,刚开始几年许是大将军林风嘱咐过,他还安稳了几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