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喝酒就算了(2 / 2)

宁愿问雨晴:“这饺子是怎么做的?我要和你学学,以后我来包给你吃。”

“怎么只包给雨晴吃啊?是不是看雨晴漂亮,你动了凡心啊?胖子?”亦然开玩笑。

庄立维也说:“我们都知道你的厨艺天下第一的,怎么这饺子还要向雨晴学啊?”

胖子是标准的吃货,不仅爱吃、会吃,还会做,他要是生在普通百姓家,准会开个餐馆,那一定是红遍大陆的厨师,没有之一。此时,他却不会包饺子,因为那时候还没有饺子这种食品。

雨晴狡诈地一笑说:“好啊,胖子,我一定会教你的。不过这饺子啊,说起来还有段故事呢!”雨晴卖了个关子。

“什么故事?”四双眼睛同时盯住雨晴。

雨晴就讲起故事来。

相传有个医生,被称为医圣,他名字叫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

从长沙告老还乡后,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很难受,决心救治他们。

回到家,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

他发明的“祛寒娇耳汤”,是将药物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使因伤寒流行而冻烂耳朵的百姓得以治愈。

除夕时,百姓为纪念张仲景治愈病人的善举,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这就是饺子的来历。

原来这饺子还有这么深的文化啊!大家赞叹不已。

雨晴停下来,对宁愿说:“你要学包饺子不难,但是……”

宁愿连忙问:“但是什么?你有什么条件,我都答应你。”

雨晴一见宁愿上套儿了,就故意慢慢地说:“确实是有个条件,不多,就一个。”

“行,没问题,你说吧!别说一个条件,十个条件,我也答应,只要你教我就成。”宁愿也是真的拼啊!

雨晴说:“你说的啊!不许反悔!”

宁愿急忙表态:“是我说的,绝不反悔,你快说吧,什么条件?”

“条件嘛,很简单,既然,你让我说,我可就说了,不许反悔啊!”雨晴还是没说,就喜欢看宁愿着急的样子。

宁愿急得直搓手了,雨晴才说:“我的条件就是你以后要天天给我们做吃的。”

宁愿一听,松了一口气,原来就是这个条件呀,这不是小事一桩吗?

其实,雨晴也是在逗宁愿的。

在去往浴火城漫长的旅途中,他们除了修炼,就是吃饭、喝酒、聊天、说笑这点乐趣了。旅途实在是太枯燥了,也只能这样给自己解闷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