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2 / 2)

这时。

程咬金拱了一下手,道:“二哥,你健忘呀?那柴绍不是和尉迟恭尉老黑出城搜救去了么?”

又道:“今日里,你还调拨了一批粮草,叫你的玄甲军护送出了城,我老程还替职老黑子镇守春明门呢,你咋那么健忘?”

李世民一听不对劲,今日自己从太极宫见过李渊后,就一早回到了秦王府。

什么时候调拨过粮草给出城搜救的玄甲军了?

事出反常?

“知节,你胡言乱语地说什么?”李世民龙眸精光一闪,盯着程咬金问道。

程咬金气鼓鼓地“哼”了一声,说道:“今日里,午后时分,一干镖局马队押运着三匹大马车粮草杂货,后面还有三个你的乖孙玄甲军士,拿着你的手令,出城去了。”

这下轮到李世民一脸懵逼地看着程咬金和大家了,他眼珠子转了一下,竟然把要到嘴边的话硬生生地咽到了肚子里面。

非常时期,各种情况复杂,这事情得一样一样地来,处世不惊,临危不乱,这本是李世民的龙脉气质。

有人冒充我的手令?偷运粮草出城?

这个人是有多大的能耐?

我自己的手谕,亲笔亲为,笔迹字理没有几个人能模仿出来的,更何况还有暗号。

这种暗号,除了自己的心腹亲信之人,更没有其他人能够识得。

就算是自己的亲信之中有人起了反心,他也不可能知道暗号的真伪。

这是无法临时获知到的,就连李世民本人都不知道,只有在手书的时候,才任意编写一首诗。

暗号的字符,每过一天就更换一次,以藏头诗的开头和结尾两个字做对接。

今日里,只是把藏头诗告诉了程知节一个人知道,是什么人这么厉害?

竟然能伪造我的亲笔手谕?

想到这里,李世民一头冷汗,按道理来说程知节和尉迟敬德都是自己的心腹之人,不可能会起反心。

排除了这两个人后,李世民还是把怀疑的矛头指向了时任左翊卫大将军的柴绍。

“呵呵”李世民脸色温和地笑了一下,干咳两声,道:“对对,知节甚是提醒的好,本王疏忽,疏忽大意了。”

随之而来的是一阵短暂沉默,整个密室的气氛,随着李世民的脸色变化而变化。

李世民沉思了一番之后,把一纸焚烧过的残信纸,摆到了桌面之上。

众亲信幕僚眼睛一亮,顿时轮番接过来细看,看过之后,有的捋须沉思,有的满脸怒容。

那程咬金则是吹胡子瞪眼,气得哇呀呀大叫,“反了反了!这左翊卫大将军的柴绍,把他娘子从边关唤来,是要拿我等兴师问罪啊!”

“这字里行间的,什么李二谋反之心,这这这,这什么话这是?还有什么昭然若揭?!”

“左翊卫大将军的柴绍,和俺们都是吃一碗饭的,怎么说出这样的话来?”

“他这是想把俺等置于何地?二哥待他不薄,他这样说话,所谓何来?”

“......”

房玄龄和杜如晦,是秦王李世民的哼哈二将,之前因为被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陷害,被流放千里之外的闽洲不毛之地。

在李世民的周旋和营救之下,为了避人耳目,昨日由军士护送,刚假扮成道士模样,堪堪回到长安秘密进了秦王府邸。

此刻那清清瘦瘦的房玄龄,神态疲惫,脸色苍白,他和杜如晦连日里奔波劳累,已经很憔悴了。

今日还没恢复多少元气,就被李世民召集到了密室议事。

房玄龄对着李世民恭了一下手,道:“知节老弟所言极是,二哥,我看夜长梦多,要起事,宜早不宜迟!”

李世民没有做应,脸色越来越难看,没有了刚才欲言又止的表情,却是凶煞之气爆表。

太阳穴的青筋,一鼓一鼓地激烈跳动着......

不知道李世民要说什么?

还是在酝酿什么?

房间的空气,像是凝固住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