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方佳人(1 / 2)

瑶灵曲 吐泡泡的鲲 1121 字 2个月前

见到空明走上前来,公孙秀缓缓从玉塌上坐了起来——单单是这一个动作,便已经令人着迷不已了。不仅仅是男子看了会心摇神驰,就连女子瞧了都不由得心动。

“大师安好。”

公孙秀缓缓从玉塌上站起,伸出青葱玉手轻轻拨开了面前的流苏帘子,莲足缓步朝着空明大师的方向走来。

她的每一步都仿佛凌波仙子一般,**的玉足上缠着一圈铃铛,随着她向前移步而发出了轻轻的声音,这声音与她的步伐结合在一起,就仿佛画中的仙子绝尘而来,铃声如仙乐过耳,令人心**神移。

不过空明大师不愧是有着极佳修行之人,看向公孙秀的眼神依然清澈,不带一丝一毫的污尘与杂质。

公孙秀的美与一般女人的美不同,一般女人的美多半带着一丝媚态和一丝柔骨,可公孙秀的美却是满带着仙气的美,那是超尘脱俗的极致的美,就像青莲一般,给人一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感觉。

只见公孙秀缓缓走到了距空明大师三十几步的地方,然后缓缓停下了脚步。

“不知空明大师可见过妾身的剑舞?”

公孙秀轻声说道。她的声音清逸绝尘,不带尘世的丝毫污浊。

“未曾。”空明淡笑着摇头。

“便请大师一观。”公孙秀说着从一旁的青莲派弟子手中抽出了一把长剑,接着身子一转,便开始舞动起来。

数年前,公孙秀曾应梁王之邀前往帝京献舞,当时皇帝、梁王以及原帝国的达官显贵们皆在殿上,共同看着公孙秀的剑舞,不禁纷纷惊艳不已。就连梁王都看得目不转睛,不住地啧啧称叹。

当时,有一名官职低微的记室恰好路过,在目睹到公孙秀的剑舞后便顿时愣在了当地,再也无法向前挪动一步。

他怔怔地看完了那一场剑舞,久久不能释怀。后来,当他晚年之际,回想起这一场他早年见过的绝妙无比的剑舞,便为这一场剑舞写了一首诗,名为《剑器行》: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

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

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此诗可谓是将公孙秀的剑舞描绘得淋漓尽致,虽然此诗问世的时候,公孙秀已不在人世,那名小小的记室也成了闻名天下的诗圣杜少陵,不过公孙秀的剑舞却一直都在人们的心中,永远不会散去,直传到千年后、万年后。

此刻的空明所目睹的公孙秀的剑舞,也是极尽美善,恐怕除了杜少陵的妙笔,也无人能描绘这一场空前绝后的美妙剑舞了。

当公孙秀一曲舞罢,缓缓收剑,微笑着看向空明大师,问道:“大师,妾身这一舞可否?”

空明缓缓开口,只说了八个字:“徐若仙步,疾如雷霆。”

说罢,他话锋一转,道:“公孙掌门今日见召,不会独独让小僧观一场剑舞而已吧?”

听了空明的话,公孙秀笑了:“当然不是,只是妾身见大师清雅无双,但求一知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