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是随行,那寡人还怎么微服私巡,别派人暗中跟着,若是被寡人知道,寡人就治你个欺君之罪。”
嬴政不怒而威,身上的皇者之威朝王翦压迫而去,王翦瞬间宛如凡人一般,体内的真气都凝固了,灵魂都在颤栗,连忙道:“微臣不敢。”
嬴政带着赵高离开王宫,没有做马车,徒步而行,领略咸阳百姓的风土人情,秦国以武立国,民风彪悍,可以说是全民皆武,即便是农民都会点庄稼把式,因崇尚武力,诸子百家道统在秦国的影响力极低,唯一被秦国重用的就是法家,以法治国,武者以武犯禁之事屡见不鲜,就需要以律法来约束,秦国的律法极为严明,武者武力强大也不敢轻易以武犯禁。
走在咸阳街上,目睹了咸阳的繁荣,百姓欣欣向荣,叫卖声不断。
“赵高,本公子赐予你的葵花真经可有研习。”
嬴政以前世的名字秦政为化名,以公子自称,不再称寡人。
“回禀大,回禀公子,属下已经研习了。”赵高习惯性的叫大王,秦政给了他一个眼神,他连忙改口,而葵花真经是秦政在武库中替他找的一本太监修炼的功法,之所以选这门功法,是因这门功法跟葵花宝典名字相似。
秦政点头道:“好好修炼,早晚必能成为武道大宗师。”
炼神境武道大宗师,那是仅次于武圣的存在,可开宗立派了,赵高连忙道:“谢公子吉言。”
“听闻吕不韦在咸阳城设了一个招贤馆,广纳贤才,号称门客三千,著作了《吕氏春秋》,更是扬言有人能改一个字就赏千金,此事可为真。”
“回禀公子,确有其事。”
“那就去招贤馆瞧瞧。”
秦政心知吕不韦的野心,他著作的《吕氏春秋》他看过,那的确是有利千秋的宝典,融入了诸子百家的思想以及吕不韦杂家的核心思想,若是他按照《吕氏春秋》来治国,那秦国的气运就归他吕不韦了,他这个大王就成了个空壳大王,秦国的百姓都只会知道吕相,而不知道他这个秦王,他岂会让吕不韦得逞。
两人来到了咸阳城大名鼎鼎,名传九州的招贤馆,不少练气士进出,都是诸子百家弟子,诸子百家道统遍及九州各地,其中以儒家弟子最多,因为天下读书人多,当然并非是所有诸子百家弟子都是练气士,得练气法门的只有小部分,大部分都只是得传诸子百家学说的普通人而已。
招贤馆内人人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只要你认为有本事,皆可入招贤馆,两人畅通无阻的进入了招贤馆,招贤馆内嘈杂不堪,就跟市井茶楼一般,诸子百家弟子在这里讨论学说,各持己见,有的甚至因为理念不同而争吵起来,当然,这些人都是君子动口不动手,能动口绝不动手,动手那就是粗鄙,秦国的武者在诸子百家弟子眼中那就是粗鄙武夫,瞧不起武者。
秦政以皇极惊世经一眼望去,皆是气运浅薄之辈,稍微有那么些人气运不错,可也都入不了他的法眼,准备离开,突然,两个衣着普通的男子走进了招贤馆,两人身上的气运皆是锦鲤,就宛如是黑夜里的两盏明灯,其中一人的气运更强,一人气质儒雅,另外一人却是锋芒毕露,两人皆是化神境练气士,化神境练气士可是不多见。
“他们就是我要找的人。”他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找了个地方坐下,赵高聪慧,道:“公子,奴才去请那两位公子前来。”
“不必,他会自己来的。”他极为自信,将自己当成了一个钓鱼叟,等待着鱼儿上钩。
两人来到招贤馆,其中一人扫了一眼众人,却是一脸失望,摇头道:“乌合之众。”
声音虽小,却是落入了他人之耳,引起了他人不满。
“阁下说我们是乌合之众,却是不知道阁下有何本事敢口出狂言羞辱我等,若是不给我们一个说法,休想离开此地。”农家弟子方悔不忿道。
“没错,必须给个说法。”其余百家弟子皆附和。
那人孤傲道:“既然你们要说法,那我就给你们一个机会,只要你们能在学识上胜过我李斯,我就给你们一个说法。”
“什么,李斯,他就是李斯。”
“李斯是谁啊!”
“李斯是荀子的弟子,我若是没猜错,他身边那位应该就是韩非了。”
“两个稷下学宫的弃徒而已,有何颜面来招贤馆,还敢大放厥词说我们是乌合之众,这两人也配。”
众人皆对两人嗤之以鼻。
李斯和韩非都是稷下学宫祭酒荀子的弟子,而荀子是儒家半圣,他门下弟子自然不凡,李斯和韩非子是荀子门下最为出众的两人,在诸子百家中也算小有名声,而令两人闻名列国的是他们弃儒从法,成为了法家弟子,被儒家弟子唾弃,甚至其余百家弟子都瞧不上他们。
坐在角落里的秦政也不由望向两人,没想到这两个气运深厚之人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大帝韩非子和李斯,这两人可是战国时期的重要人物,若是能将两人都收入麾下效命,那他就如虎添翼了。